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325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钢铁;搜索位置:无限定;

1:[研发项目动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钢铁企业关键界面物质流、能量流协同优化技术与工程示范(2013BAE07B00)

课题任务: (1)炼铁-炼钢界面物质流、能量流协同优化技术与工程示范:炼铁-炼钢界面物质流动态运行机制;炼铁-炼钢界面能量的合理分配比研究;铁钢比变化对炼铁-炼钢界面物质流和能量流协同优化的影响研究;炼铁-炼钢界面“一罐到底”模式优化运行工程示范。 (2)典型微合金化钢连铸-热轧界面高效化动态运行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典型微合金化钢连铸板坯角部缺陷控制关键装备和工艺技术;微合金化钢连铸坯红送裂纹控制的关键技术开发;微合金化钢连铸大断面方坯、矩形坯角部缺陷控制关键装备和工艺技术研究;微合金化钢连铸-热轧界面高效化动态运行示范生产线建设与推广。 (3)能源转换界面关键技术-海水淡化工程示范:汽轮机与海水淡化装臵之间的可靠隔断技术;热膜耦合海水淡化浓盐水的综合利用技术;电站海水直流冷却退水与海水淡化耦合技术;实现海水淡化低品质能源利用枢纽作用的关键技术。 (4)物质流与能量流协同的信息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综合考虑钢铁企业产品生产、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多环节,建立钢铁流程能量流网络信息模型;钢铁企业能量流仿真技术研究及仿真平台搭建;在首钢京唐公司现有EMS基础上,融合生产过程信息,增强协调优化功能,开发物质流能量流协同的能源管控软件,并进行示范应用。 本课题由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承担,参与单位分别为钢铁研究总院、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上海大学、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和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
作者:arimlab 发表时间: 2014-05-19 05:00:40 阅读(2460) 评论(0)

2:[研发项目动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钢铁企业智能微电网技术研究(2013DFA10810)

研究内容: (1)研究基于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钢铁企业柔性配电的电能质量控制技术; (2)钢铁企业微电网在线安全稳定分析与预警技术; (3)钢铁企业配电网络重构技术和钢铁企业负荷预测和优化控制技术。 项目承担单位: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外方合作单位: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电力电子与电气驱动实验室
作者:arimlab 发表时间: 2014-05-19 05:00:30 阅读(2027) 评论(0)

3:[研发项目动态--863计划]大型工业企业电网智能用电技术综合集成与示范(2012AA050215)

课题任务: (1)在线安全稳定分析与预警技术研究; (2)基于柔性配变电的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3)综合发电成本优化、配电网络重构、负荷预测和优化控制的电力系统调配技术研究; (4)信息检测和通信用纳米晶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 (5)整体运行架构与集成平台开发:研究钢铁企业智能电力系统的运行架构,形成多层结构;研究开发离线与在线分析、数据采集与监控与最高决策指挥层、中间处理与操作层和底层间的数据、信息与业务流程间的集成。 (6)钢铁企业示范应用:基于PMU 和SCADA 系统的监测数据整合;实时网络分析;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 课题牵头单位为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课题参加单位为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南大学、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arimlab 发表时间: 2014-05-19 10:55:44 阅读(2287) 评论(0)

4:[研发项目动态--863计划]大型联合企业先进能源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2008AA042901)

课题任务: (1) 大型联合企业能源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能源管理系统基础数据采集集成技术研究;设备能源利用效率在线监测与分析模型研究。 (2) 面向大型联合企业的能效评估和分析技术研究:大型联合企业系统能效的综合评价;大型联合企业能源供需平衡分析;大型联合企业能源负荷预测;大型联合企业基于GIS的能源网络建模与分析;能源系统运行仿真。 (3)企业级能源优化配置和调度技术研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能源结构优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能源优化配置;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能源优化调度。 (4)能源管控系统集成平台:能源管控系统网络集成平台;能源管控系统数据集成平台;能源管控系统应用开发平台。 课题牵头单位为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课题参加单位为东北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首钢京唐公司。
作者:arimlab 发表时间: 2014-05-19 10:55:30 阅读(2249) 评论(0)

5:[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利用热态高炉渣制造矿渣纤维的方法

北京大学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利用热态高炉渣制造矿渣纤维的方法。该技术以热态高炉渣、粉煤灰及铁尾矿等为主要原料,利用高炉熔渣的热量,经过废弃物能质耦合及形貌转化调质改性处理后,通过高温熔滴纤维化转化及多力场协调作用直接制备矿物纤维产品。该产品属于无机矿物纤维类保温节能材料,产品具有轻质、保温、防火、隔音、防水、生产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生产过程清洁环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等特点;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厂、石油化工厂、钢铁冶金及交通运输、管道、罐体、锅炉、建筑及各种加热炉体的绝热保温工程;它又是重要的新型建筑保温材料,与其它材料复合即可制成各种复合材料用于建筑物的墙板或屋面、地板等保温工程。该技术已经完成千吨级工业示范生产线和年产2万吨利用热态高炉渣耦合制备矿渣纤维外墙保温板的工业生产线成功投产运行。已经取得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拥有整体核心技术,技术整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
作者:pku 发表时间: 2014-04-04 09:05:30 阅读(3762) 评论(1)

6:[研发项目动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效蓄热体覆层材料生产新工艺及其在大型高炉热风炉和焦炉的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 1.材料生产工艺改进和工业性应用示范 在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焦炉上应用高效蓄热体覆层技术,对实施本技术和未实施本技术的、设计完全相同的焦炉进行节能效果标定。 对已应用高效蓄热体覆层技术的焦炉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建立焦炉传热的数学模型,将模拟数据与现场应用数据比较、分析,在理论上验证焦炉应用本技术的适用性。 在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焦炉上应用高效蓄热体覆层技术,对实施本技术和未实施本技术的、设计完全相同的焦炉进行节能效果标定。 对已应用高效蓄热体覆层技术的焦炉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建立焦炉传热的数学模型,将模拟数据与现场应用数据比较、分析,在理论上验证焦炉应用本技术的适用性。 2.高辐射覆层材料涂覆耐火材料的实验室试验研究 ① 进行高效蓄热体覆层材料配方的改进试验,使覆层材料的性能进一步提高。 ②覆层与耐火材料基体的结合性状研究,研究覆层的岩相特征。 ③ 研究高辐射覆层材料在高炉热风炉内的最佳涂覆部位及涂覆量。 ④研究覆层对工业炉格子砖传热性能、物理性能的影响。 ⑤ 研究高效蓄热体覆层对耐材基体抗热震性能的影响 ⑥ 覆层涂覆焦炉用耐火材料的实验室试验,研究覆层对焦炉砖力学性能的影响。 ⑦ 进行包括覆层性能测定。 3.高效蓄热体覆层材料新生产线的设计 研发一套既能满足市场需求量,又能保证质量的高效蓄热体覆层材料生产线。
作者:董鹏莉 发表时间: 2014-04-01 03:22:08 阅读(2280) 评论(0)

7:[研发项目动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特殊钢生产流程关键技术开发与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 针对我国特殊钢行业产品质量欠稳定、能耗高、总体工艺技术水平仍然较为落后等现存问题,开发低能耗、高效率、高洁净的特殊钢冶炼、凝固及热加工等系列关键技术,实现特殊钢典型生产线技术及流程创新和集成,支撑特殊钢产业发展,提升特殊钢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开展冶金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依托沙钢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带硅钢铸轧生产示范线(产品规格:铸带硅钢厚度1.0~2.5mm,宽度规格:1050~1250mm)和依托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特厚板示范生产线(板坯厚度420mm,板材厚度≥100mm)。 通过攻关,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工艺流程示范线: (1)依托东北特殊钢公司建立转炉流程特殊钢棒线材生产示范线。 (2)依托新冶钢建立电炉(铁水+废钢)特殊钢流程棒线材生产示范线。 (3)依托攀钢建立含钒铁水转炉特殊钢棒线材生产示范线。 (4)依托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硅钢铸轧生产示范线。 (5)依托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特厚板生产示范线。 项目考核指标 约束性指标: (1)典型钢种洁净度生产水平 轴承钢(GCr15):T.O≤6ppm,夹杂物级别总和(A+B+C+D+Ds)≤2.0,钢材高周疲劳寿命≥108。 齿轮钢:T.O≤12ppm,晶粒度≥9.0级,淬透性带≤4HRC。 高强合金弹簧钢丝:S+P+T.O+N+H≤200ppm。 (2)新建的薄带硅钢铸轧生产示范线实现稳定连续浇注300吨以上合格产品,规格为:厚度1.0~2.5mm,宽度1050~1250mm;品种为3.5%Si的硅钢,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3)建立1台1流特厚板坯连铸机关键设备示范,生产板坯厚度300~420mm、宽度1600mm~2400mm,工作拉速为0.45~0.9m/min。板坯质量达到:中心疏松和中间裂纹≤1.0级,中心偏析≤C2.0级,合格率≥90%。 预期性指标:1)生产效率比传统电炉流程提高30%;2)吨钢综合能耗比传统流程降低20%;3)形成薄带硅钢铸轧生产的自主知识产权,工序节能50%;4)形成特厚板坯(420mm)连铸机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年生产规模120万吨,生产出典型特厚板品种,如火电机组用钢、海洋平台用钢、建筑用钢等,性能满足相关产品的标准要求。
作者:董鹏莉 发表时间: 2014-04-01 03:07:54 阅读(2722) 评论(0)

8:[成果转化与推广--连铸新技术]控制微合金化钢板坯角部缺陷的倒角结晶器及足辊技术

铸坯的缺陷以角部横裂纹为主,据统计约占各类缺陷的50%以上。尤其是在生产碳含量在0.08%~0.20%的典型包晶、亚包晶类微合金化钢时,由铸坯角部横裂纹造成的板带材边部缺陷在世界各大钢铁公司普遍存在。因此,必须对微合金化钢连铸坯进行离线冷态切角处理,这使得铸坯的热装或热送变得不可能,铸坯的加热能耗大幅增加,同时炼钢-连铸-轧钢流程的高效化生产节奏也被打乱,造成大量的能源、材料、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开发新技术从根本上解决板坯角部裂纹问题。 本项目针对当前钢铁工业微合金化钢生产中铸坯缺陷率高、能耗高、生产技术落后的实际情况,以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制造技术为目标,开发节能减排核心技术,通过探明典型微合金化钢板坯角部裂纹的产生机理,开发新型大板坯连铸倒角结晶器关键装备以及配套的生产工艺技术,有效避免弯曲和矫直过程中铸坯角部横裂纹的发生,形成系统完整的铌、钒、钛微合金化钢角部无缺陷生产技术,确保典型钢种铸坯角部无缺陷率≥99%,为企业节能、降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做出贡献。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4-03-28 09:06:47 阅读(5047) 评论(3)

9:[研发项目动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钢铁工业节能新技术用耐火材料开发与应用

项目的总体目标为:开发钢铁工业节能新技术、节能新材料所需高性能耐火材料技术,在大型高炉热风炉和焦炉、特种薄带材生产工艺和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实现示范应用。通过技术攻关,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带动耐火材料技术进步。 本项目研究内容: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炉热风炉和焦炉等工业窑炉用高效蓄热体覆层材料制备生产及应用的关键技术、新型特种耐火材料关键技术开发、生产和使用的配套技术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防磨关键技术研究,满足国内钢铁工业相关领域节能增效和新材料发展的迫切需求。 本项目研究内容分解为3个课题,包括: 1 高效蓄热体覆层材料生产新工艺及其在大型高炉热风炉和焦炉的应用示范 2 新型特种耐火材料关键技术开发 3 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防磨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4-03-14 10:09:53 阅读(3790) 评论(0)

10:[研发项目动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一代节能高效连续热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项目总体目标:开发新一代节能高效连续热处理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设计和建造能力;解决冷轧薄板的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板形在线测量及控制、采用高效热交换装置实现低温燃烧废气余热利用、带钢高效清洗、清洗液循环利用、冷轧工序废弃物利用等共性技术问题,促进上述技术及设备在国内大型连续热处理机组推广应用;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热处理和热轧免酸洗直接冷轧退火热镀锌工艺技术,并实现工业生产;形成年产30万吨以上规模高强钢产品专用生产线,可生产冷轧软钢、双相高强钢、马氏体高强钢、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钢)和热镀锌双相高强钢、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钢)等,满足汽车、运输、先进制造等产业对高强度钢铁材料的需要,在相关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推动我国钢铁产业大型连续热处理技术及设备的发展。 本项目重点开展连续热处理快速冷却、快速加热、节能高效快速热处理机组设计、高效清洗和清洗液回收利用、热轧板免酸洗直接冷轧还原镀锌、板形仪和电镀锌核心设备国产化、新一代辐射管设计制造、高效热交换装置及低温燃烧废气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 本项目研究内容分解为9个课题,包括: 序号 课题名称 1 快速热处理模拟实验设备和生产工艺、产品与核心装备开发 2 新一代节能高效连续热处理机组设计技术研究 3 快速热处理钢板组织织构和性能研究 4 热轧板免酸洗直接冷轧还原退火热镀锌工艺技术研究 5 新型板形仪的开发和平整板形控制系统研发 6 高效热交换装置的研发和低温燃烧废气的利用技术开发 7 带钢高效清洗工艺和冷轧工序废弃物利用技术开发 8 电镀锌核心工艺和装备的研发 9 新一代辐射管的研究开发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4-03-14 09:41:11 阅读(4505) 评论(0)

第31页/共33页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