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53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全流程;搜索位置:无限定;

1:[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数据驱动融合机理的热连轧三维尺寸数字孪生模型 与CPS系统应用

通过对国内近百条热连轧生产线的过程控制模型精度和产品质量指标研究发现,造成非稳态过程难以控制的原因,既有板带材轧制本身的工艺因素,又受制于热连轧自身的控制特点,长期面临如下突出问题: (1)热连轧各机架存在着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交叉耦合作用。热连轧各机架与带材直接接触并产生压下量时,轧机设备会发生弹性变形,轧件又会发生塑性变形,这种设备弹性状态和带钢压下产生的塑性状态耦合到一起,导致传统数学模型很难对其进行精准计算和表述,尤其在频繁换规格或换钢种状态下,一种弹塑性耦合状态下的模型未完自学习至最优状态,又会过渡到另外一种弹塑性状态,导致整个机组形成长时间的非稳态过渡过程。 (2)非稳态过程难以建立高精度的热轧数学模型。该过程具有不确定性、非线性等特点,存在润滑状态、设备工况等多种多样难以表述的变化,这些对薄带材轧制的影响远超过普通带材。而实际控制过程采用的单一常参数模型难以满足连续变化的要求,模型匹配性差,实际生产过程中轧制力、前滑等关键参数存在很大偏差。 (3)多工序间的过程控制参数波动的影响。热连轧生产过程装备由加热炉、定宽压力机、粗轧机组、精轧机组、控制冷却及卷取机组等多个区域组成,各个工序均具有非线性、快响应以及时变、不确定性、工艺控制模型复杂、过程变量维数高、规模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各个工序的建模过程比一般的工业过程复杂得多。这种非稳态下的过程参数波动,均可对下游工序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如板形、尺寸精度以及工艺性能等。 针对热连轧制造领域内过程精准控制科学问题和相关技术瓶颈,2019年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华为、东北大学在深圳举行联合组建“工业互联网赋能钢铁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签约挂牌仪式。三方成立的联创中心将作为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产学研用平台,以钢铁全流程产线为基点,着力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钢铁,促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项目团队依托河钢邯钢公司邯宝2250mm热连轧生产线,基于现有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深度融合数据驱动模型与机理模型,首次开发了热连轧过程动态数字孪生模型并建立了CPS控制系统平台,提高了轧制工艺对复杂多变工况的原位分析能力,改善了热连轧过程三维尺寸控制指标。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8-02 01:38:55 阅读(814) 评论(0)

2:[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首钢京唐热轧数字化智能制造系统

热轧生产过程是钢铁全流程承前启后的重要工序,也是企业建设“云-边-端”高效协同管控体系的关键,热轧数字化智能制造系统对推进“铁钢轧”全流程高质量智能工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普遍存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与追溯难闭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溯源非协同、面向多目标决策的精益化管控不精细等痛点问题,具体体现在: 1、现场数据体量庞大、数据残缺和无效项过多,缺乏相应的大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统一且有效的采集、清洗、归集和存储。传统的离线存储方式需要大量物理硬盘,残缺数据无法实时还原及重现,并且数据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 2、现场数据归集多采用时间维度,相应的数据时空转换技术不成熟,难以满足实物质量分析和溯源过程中使用空间维度数据的需求; 3、产品质量异常,无法实现精准定位溯源,控制系统L1/L2大多由第三方承建,底层模型黑箱瓶颈难以突破;监控预警场景定制化差异需求大,关键参数零散分布于不同系统导致现有技术无法统计全流程工艺设备状态; 4、设备运维停留在传统的人工点检+周期更换模式,重点设备监控停留在耳听眼看的阶段,一些先进的设备测振、测温、图像识别技术未能得到应用;复杂设备系统依靠单一的仪表阈值进行报警,缺乏劣化趋势和状态的模型判断; 5、轧线、磨辊间、钢卷库、质检等生产单元自动化程度低,存在着大量可用智能装备代替的人工操作,如加热炉板坯核对、钢卷质量判定等,工作效率低、操作失误多; 6、安全、环保、消防各模块分散管理,设备系统多,系统集控技术落后,后台监控人员多,紧急状态下人员协同慢; 7、能源和成本统计方法简单、粗放,部分能源点统计未能实现自动采集,能源消耗靠简单的系数来进行标准成本的分摊,成本统计无法精确到卷、班组、区域; 8、钢卷入库、下线、装车、作业无自动计划,物流无自动优化,作业流程无信息化跟踪,操作人员多、效率低下; 9、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成本管理、KPI指标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各个维度的数据不同域,无法跨域联合分析,需人工拷贝、合并、分析。 因此,亟需汇聚车间级全流程数据,涵盖轧辊间、设备运维、能源环保、消防安全、运营管理及智慧决策开发需求,支撑主轧线及公辅等生产作业单元智能协同管控,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热轧数字化智能制造系统。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5-05 04:42:34 阅读(704) 评论(0)

3:[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一种融合业务、组织与冶金流程的新一代集控中心

抚顺新钢铁以“产城融合发展的典范、智能制造的先行者、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建筑业综合服务平台的主导者”四大发展战略,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而努力。从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抚顺新钢铁通过整合型数据分析系统建设和复制与开发,在不断丰满完善的基础之下, 管理人员和工程师更愿意追求“更全面,更系统,更有效率”地针对各自的专业领域进行科学分析与管理。在围绕提升效率、提升能力、提升装备水平进而实现效益的提升推进全流程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一下问题: 1、员工数字化能力不足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有了大量系统、全面的数据做支撑、提供参考,进而对“执行力、查找异常、反应速度、部门联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员工能力是否能有力支撑管理则显得愈加重要。抚顺新钢铁属于传统冶金企业,员工对数字化转型、精细化工具、岗位融合、集控的理解能力不足。 2、复合型的专业钢铁信息技术人员供应十分有限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复合型的专业钢铁信息技术人员来支撑。从现有的人员及外招的潜力来看十分有限,业务不懂IT,IT不懂业务。 3、数据应用不足,数字价值发挥不充分 钢铁行业每天产生和利用大量数据,比如生产、能源、质量、安全、环保等。现场一级系统里面蕴含的数据如EMS、ERP,但是没有将数据进行应用,没有充分发挥数字的价值。 4、结果性与驱动性数据的集成与解析机制有待建立 数据驱动的智能企业包括数据资产的规划和治理、数据资产的获取和储存、数据资产的共享和协作、业务价值的探索和挖掘、数据服务的构建和治理、数据服务的度量和运营(迭代)六个部分。同时基于冶金工程流程的“制造流程-单元工序-单元操作”集成和解析的关系有待建立。 针对这些问题,抚顺新钢铁利用企业现有资源组建研发团队,自主研发了一种融合业务、组织与冶金流程的新一代集控中心,并不断持续迭代优化。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3-31 02:19:55 阅读(723) 评论(0)

4:[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钢铁企业智慧生态环保管控系统

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9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南》。2020年7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从上述国家关于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时间表。因此,钢铁行业如何从实现全流程、全过程、系统的环境管理的角度出发,建设生态环保管控系统,对有效提高钢铁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削减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已经成为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部分企业已实施了无组织管控平台或超低排放管控平台,以满足超低排放的基本要求。但是无法满足钢铁企业日益增长的环境管理需求。企业急需将废气、废水、固废、清洁生产、碳排放、排污许可、环境风险、环保管理等管理功能全部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管控,并且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在实现各环境管理功能的过程中,现有设备信息传输基本依托有线、4G无线等传输技术,5G技术尚在环保监测监控设备上的应用。目前企业已实施的超低排放管控系统及无组织排放管控系统多采用大屏展示的方式,对于环保管理人员查询、统计、导出、流程化管理带来了困难,急需开发PC端。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3-21 11:23:52 阅读(729) 评论(0)

5:[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基于红土镍矿的低能耗冶炼技术及资源节约型高耐蚀不锈钢产品开发

以红土镍矿为原料,针对铬镍系不锈钢开展了冶炼工艺 流程和品种开发等两大技术创新。一方面利用 RKEF 冶炼镍铁水直接 热送 AOD 精炼铬镍系不锈钢,大幅降低了综合能耗和成本,树立了全球铬镍 系不锈钢冶炼成本新标杆。另一方面创造性设计了 2000ppm 以上氮含量的资源 节约型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 QN 系列(PREN 值高于 18.5),开发了从炼钢、连 铸、热轧到冷加工的全流程一贯制制造技术,耐蚀性优于 304 不锈钢,已广泛 应用于建筑、家电、电梯、人防工程、市政工程、化工和集装箱等领域,替代 304 甚至更高耐蚀级别的铬镍系不锈钢,实现了中国不锈钢品种从跟随到引领全 球的创新性转变。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22-02-21 04:14:54 阅读(1363) 评论(0)

6:[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特种钢冶炼锻造质量大数据管理APP解决方案

大冶特钢是我国装备最齐全、生产规模最大的特殊钢企业,其特冶锻造生产基地工艺流程较为复杂,该产线电炉、电渣及双真空工序涉及炉台设备包括电弧炉、感应炉、精炼炉、电渣炉、真空感应、真空自耗炉等,生产工序多,既有流程行业又有离散行业特点,各工序各参数的交互影响因素多,而采用先进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建立质量大数据系统,将打通各工序产品质量与工艺参数之间的系统壁垒,可以达到多工序、各工艺质量数据的互通互融,在加工生产的每个环节保证各节点的质量稳定,实现产品生产全流程质量可追溯,将有效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满足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2-16 01:27:26 阅读(675) 评论(0)

7:[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数字化绿色化新型钢厂建造方法及工程实践

智能化、绿色化是钢铁行业的发展方向,而数字化是智能化的重要基础,在钢铁工程建设特别是新型钢厂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全流程全方位的数字化和绿色化,还需要解决以下四个核心问题。 1.解决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钢铁全流程深入融合的问题。一是解决信息感知与数据不全的问题;二是挖掘数据的深层次价值,解决大部分数据仍在沉睡的问题;三是提高数据孪生效率,解决产线各系统之间彼此孤立、信息孤岛,数据资产和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的问题。 2.解决绿色技术与工程设计的融合与协同问题。我国钢铁行业执行全球最严行业排放标准,河钢集团所在的河北省排放限值又高于国家标准。另外,钢铁行业存在工艺流程长、工序多、污染物种类多的特点,增加了污染物协同治理的难度。以产品为主导的传统钢厂设计模式,生产制造与绿色技术协同性不够,导致全流程绿色技术与总体设计融合难。 3.解决新一代流程钢厂各工序高效衔接的问题。依据冶金流程学理论,钢厂工序流转应遵循“流转时间最小化、空间路径最小化、过程排放最小化”的总体设计理念,但如何实现“最小化”,在实际操作时难以量化和及时调整。需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搭建流程优化和智能化运行总平台,实现各工序间的高效衔接。 4.解决钢铁工程项目管理手段不统一的问题。钢铁工程由于规模大、系统复杂,面临工程难以协同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艺设计、设备管理、现场施工等资源集中管控平台缺失、技术体系无法共享、信息沟通效率低等方面,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工程建设效率。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2-07 10:36:13 阅读(743) 评论(0)

8:[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钢铁行业设备智能运维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及应用

设备智能运维是钢铁工业智能制造的短板,存在下列问题: 1、设备运维数智化基础薄弱,设备状态相关的数据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采集、存储、管理,全口径设备数据在线率不足1%。 2、以人为主的设备管理导致过度依赖人的行为、经验,设备风险难以控制,设备维护经验、知识碎片化,缺少系统化的积累、提炼、优化、传播。 3、设备维护相关数据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应用,基于数据的决策偏少,智能化应用不成体系,运维全流程协同优化乃至支撑产供销全局优化没有依托和抓手。 4、未能实现对环保设备设施运行状态的精准把握,保证其持续可靠运行,减少和降低污染排放,支撑环保达标和超低排放的实现。高能耗设备的运行缺乏数据支撑,降低能耗的目标难以达成。 5、设备维护功能分割过细,点检、运行、日修、抢修等多种角色并存,设备点检不到位、设备维修质量无数据支撑,设备日常运行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问题严重,不仅增加消耗,也间接增加环境压力,效率提升遇到瓶颈。 针对这些问题,宝武装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成功一套钢铁全工序、全流程设备智能运维系统(技术、产品、标准与体系),攻克了面向钢铁全工序的设备智能运维平台、面向状态变化趋势决策的设备智能运维智能专家系统、面向服务一致性的设备智能运维标准、面向运维全流程的智能运维体系等四个方面十二项核心技术,实现了面向钢铁行业的全工序全流程的智能运维系统和超大规模化工程应用。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1-25 05:23:57 阅读(861) 评论(0)

9:[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河钢石钢绿色短流程特钢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河钢石钢制定了明确的智能工厂战略规划,完成了公司信息化体系建设和顶层设计。在智能工厂总体规划框架下,通过打造河钢石钢绿色化短流程特钢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循序渐进、分布实施,逐步形成以大数据、数字化车间、全流程智能制造、行业云平台为支撑的钢铁数字化发展新格局,持续推进河钢石钢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建成全国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引领企业。 河钢石钢新区于2020年10月29日建成投产,采用电炉短流程特钢工艺,以生产“全流程”、业务“全覆盖”、架构“全层级”、层级“全贯通”、过程“全智能”的“五全”规划理念,着力打造“绿色、智能、节能、高质量、高效益”国际一流特钢强企。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1-20 01:46:26 阅读(828) 评论(0)

10:[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汽车用高性能复相钢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复相钢由于具有优异的折弯扩孔性能、疲劳耐久性能、碰撞吸能性能,应用于汽车关键零部件,对提升整车安全性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复相钢通常包含两类产品,其中冷轧复相钢主要用来制造对碰撞要求极高的门槛、座椅滑轨等车身安全结构件,热轧复相钢主要用来制造对成形及疲劳要求更高的底盘核心部件。受制于产线装备能力及产品高质量要求,项目之初我国复相钢产品及相关标准仍是空白,以北京奔驰为代表的汽车用户长期依赖于进口蒂森、阿赛洛、神户等国外钢企产品。近年来,国内宝钢借助于热轧产品升级及冷轧高强产线能力提升,积累了一定的复相钢生产开发经验,但国内外复相钢还存在一些难题尚未有效解决,如:热轧复相钢扩孔率波动大(30-80%)、成形能力不足导致开裂率高达4%,冷轧复相钢性能合格率仅有80%、折弯性能不良导致开裂率高达8%、边部开裂率达到5%、板形不良导致零件空间尺寸合格率仅有90%等。为此,首钢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奔驰等单位,历时多年,开发了780-1180MPa级别高性能复相钢系列产品,解决了复相钢生产应用共性难题,实现了技术引领,主要创新如下: (1)揭示了复相钢局部成形性能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基于微细颗粒残余奥氏体和纳米析出强化铁素体的组织调控新思路,开发了热轧控制中间层冷温度及冷轧低温退火的复相钢生产新技术,实现热轧800MPa复相钢扩孔率≥55%且伸长率≥12%,冷轧1000MPa复相钢180°弯曲半径达到0t。 (2)形成了极限规格冷轧复相钢“热轧-层冷过程凸度/平直度协同控制+大轧制力冷轧板形调控域优化”的全流程板形控制技术,解决了复相钢高轧制负荷下的板形难题,实现了平直度≤2mm/2000mm,制作零件空间尺寸合格率提升至96%以上。 (3)发明了基于材料的边部裂纹敏感性评价方法及基于零件成形方式的等效极限预测方法,揭示了材料物理特性对边部裂纹的影响规律,实现了材料与零件相结合的事前预测,复相钢冷成形边部开裂率降低至0.2%以下。 该成果获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主持及参与编写国家标准5项。近三年产量累计近14.27万吨,实现净利润1.23亿元。高性能复相钢产品在奔驰、宝马、北汽、长城等用户广泛应用,镀锌复相钢市场占有率超过50%,奔驰国内供应商独家供货。本项目开发复相钢为汽车行业高端材料国产化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liuhuasai 发表时间: 2022-01-11 10:17:16 阅读(1378) 评论(0)

第1页/共6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