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4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安全长寿;搜索位置:无限定;

1:[科技成果评价--炼铁工艺与技术]高炉安全长寿自修复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本项目研究形成了一套集诊断、调控、监测等技术为一体的安全低碳高炉炉缸保护层监控预警平台。基于高炉炉缸解剖,提出了以控制石墨碳析出为核心的高炉炉缸自修复理念,明确了高炉炉缸安全低碳护炉方向,实现了炉缸铁液富石墨碳保护层的析出诊断。通过构建炉缸活跃模型,明确了优化炉缸活跃性的操作调控技术,改善石墨碳析出环境。通过强化炉缸传热体系,降低炭砖热面温度,调控高炉侵蚀炉型,为石墨碳析出提供动力学条件。通过量化炭砖侵蚀速率,构建炉缸侵蚀模型,兼顾保护层析出诊断、析出调控,形成保护层动态监控预警平台,最终实现了高炉炉缸侧壁温度保持并在安全温度范围内,保障了炉缸生产安全。
作者:zlbxpb 发表时间: 2022-01-11 09:11:43 阅读(1073) 评论(0)

2:[科技成果评价--炼铁工艺与技术]高炉安全长寿自修复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通过研究形成了一套集诊断、调控、监测等技术为一体的安全低碳高炉炉缸保护层监控预警平台。基于高炉炉缸解剖,提出了以控制石墨碳析出为核心的高炉炉缸自修复理念,明确了高炉炉缸安全低碳护炉方向,实现了炉缸铁液富石墨碳保护层的析出诊断。通过构建炉缸活跃模型,明确了优化炉缸活跃性的操作调控技术,改善石墨碳析出环境。通过强化炉缸传热体系,降低炭砖热面温度,调控高炉侵蚀炉型,为石墨碳析出提供动力学条件。通过量化炭砖侵蚀速率,构建炉缸侵蚀模型,兼顾保护层析出诊断、析出调控,形成保护层动态监控预警平台,最终实现了高炉炉缸侧壁温度保持并在安全温度范围内,保障了炉缸生产安全。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1-04 10:38:29 阅读(1012) 评论(0)

3:[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二氧化碳绿色洁净炼钢技术及应用

2004年起,北京科技大学朱荣教授团队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的持续支持,提出了“二氧化碳绿色洁净炼钢技术及应用”项目,从炼钢过程抑制烟尘、高效脱磷、稳定脱氮、强化控氧和底吹长寿等方面入手,以CO2利用、固废减量、钢质洁净、降本增效为目标,开发了二氧化碳利用于炼钢工艺的原创技术,发现并掌握了了CO2具有的反应冷却、气泡增殖、弱氧化、强冲击等独有特性,解决了炼钢烟尘和炉渣固废源头减量,钢水磷、氮、氧洁净控制的诸多炼钢工艺难题,先后发明了CO2-O2混合喷吹炼钢降尘技术、CO2控温高效脱磷技术、CO2吸附深度稳定脱氮技术、CO2稀释强化控氧技术和CO2强化底吹安全长寿成套技术,实现了CO2利用和炼钢生产工艺的完美结合,解决了炼钢脱磷、脱氮、控氧和底吹长寿等诸多炼钢工艺难题,开辟了炼钢过程CO2规模化消纳利用路径。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06 01:25:14 阅读(823) 评论(0)

4:[科技成果评价--炼钢工艺与技术]安全长寿化高速和重载铁路钢轨用钢冶金关键技术

本成果针对铁路高速化和重载化发展背景下带来的安全化和长寿化问题,开发了高速和重载钢轨用钢洁净化、均质化和细晶化相关冶金关键技术,为高速轨和重载轨性能提升和安全性提供保障。主要创新点为: (1)基于硅铁和硅钙钡合金中铝和钙元素的洁净度水平,开发了硅钙钡-硅铁合金精准化高效复合脱氧技术,将高速轨和重载轨用钢中总氧含量降低至6.1 ppm的领先水平,显著提升钢轨洁净度。 (2)开发了高洁净钢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精准成分控制技术,突破性提出了非金属夹杂物半液态化的精准成分控制策略,并通过精炼渣和合金成分的协同控制、钢包软吹过程强吹氩搅拌,实现了钢液中大颗粒低熔点非金属夹杂物的有效上浮去除,将大尺寸非金属夹杂物引起的钢轨探伤不合格率降低至0.1%。 (3)开发了大方坯结晶器弱电磁搅拌和末端轻压下协同均质化技术,打破了结晶器强电磁搅拌改善连铸坯元素偏析的传统认识,解决了高速轨和重载轨用钢的大方坯中心偏析和1/4偏析的关键难题,钢轨偏析率降低至1.03%。 (4)开发了高均匀钢轨钢连铸坯控温缓冷技术,首次构建钢轨用钢连铸坯控温缓冷平台,将钢中氢元素的大幅度极限脱除至0.6ppm,有效防止氢致缺陷的产生。 (5)开发了稀土处理钢轨钢性能提升集成关键技术,采用稀土铁合金的稀土加入工艺提升了稀土收得率,显著细化非金属夹杂物尺寸和凝固组织,提升钢轨的综合性能,实现了稀土钢轨的规模化生产。 该成果出版学术专著4部,已获授权专利14项,发表学术论文47篇。该成果实现了包钢高速钢轨和重载钢轨的洁净化和均质化生产,促进了我国铁路钢轨的安全化和长寿化发展,产品广泛应用于“京雄高铁”为代表的高速铁路和“大秦线”为代表的重载铁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jisha 发表时间: 2019-12-09 07:20:04 阅读(1871) 评论(0)

第1页/共1页  1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