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434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工艺;搜索位置:无限定;

1:[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高效精准判断凝固坯壳厚度用点状裂纹法

兴澄特钢大方坯连铸机原本为国外全套引进设备。为适应新形势下品种开发的需要进行国产化改造后,产品实物质量不甚理想,碳偏指数满足0.95~1.05范围的比例不足90%,影响高质量要求钢材的交付。而当初随整套设备同步引进的凝固数学模型没有得到外方的开源性程序,设备改造后据模型模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外方借机提出天价条件且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 为了不受外方“卡脖子”,兴澄特钢决定成立项目组,根据实际生产条件,自主开发一套连铸凝固模型,探索模型校准的新方法,寻找一种对轻压下有效的分析方法,设计适合典型钢种的轻压下工艺,进一步提升偏析质量以满足更高要求的品种开发。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11-14 04:56:40 阅读(1490) 评论(0)

2:[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矾花视境®智能加药技术

我国水处理行业在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打基础阶段以及新世纪前后的自动化阶段后,已基本实现了城镇污水全处理(截止2016年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6%以上),水处理厂均建设了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大幅解放了劳动力。目前,行业正处于智能化转型阶段,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库技术和3/4G网络,搭建水处理企业的数字化业务系统和数据库,大大提高了信息存储、查询和回溯的效率,初步实现了业务管理的信息化,突破了水处理企业原有各工艺、各系统环节间的“数据孤岛”,实现了数据“一张图”、“一张表”。然而,从信息化到智能化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例如,缺少对水处理工艺环节的智能控制,绝大部分过程控制仍然依靠人工决策,难以将数据与精细化管理充分结合。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10-25 10:02:13 阅读(1315) 评论(0)

3:[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铁精矿粉一步法低温全氢还原制备超细纯铁粉技术与装备研发

超细纯铁粉一般指平均粒度不大于20μm的细铁粉,与普通铁粉相比,由于其粒度小,比表面积大和活性高,以及特殊的电、磁、光、催化、吸附和化学反应性等性能,其广泛应用于在汽车工业、家电工业、超硬材料、电磁、生物、医学、光学、化工、环保等诸多领域。随着粉末冶金制品向着高致密度,高强度,形状复杂等方向的发展,超细纯铁粉的用量越来越大。近年来,3D打印技术、超硬材料的蓬勃发展,使得超细纯铁粉的市场进一步扩大。 目前超细纯铁粉的产能有2万多吨,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需求量预计可达每年10万吨。超细金属粉末由于其特殊的性能,从而具有比普通金属粉末更高的附加值。如何提供一种环保、安全、低碳、高效、低成本的超细纯铁粉制备方法和装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超细金属粉末的市场前景和现有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新冶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优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重庆优钛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全新超细纯铁粉制备技术与装备。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10-12 10:14:20 阅读(1505) 评论(0)

4:[研发项目动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科技新进展:2.2GPa级超高强度不锈钢

超高强度、高韧性、抗腐蚀损伤一直以来是国内外超高强度不锈钢领域发展的关键技术,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对装备的轻量化、耐腐蚀、长寿命的服役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样对具有更高强度和耐海洋腐蚀性能的合金钢的需求日益增长。 钢铁研究总院在2000年前后开始第三代超高强度不锈钢的研发,于2010年发布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种USS122G钢,综合性能优于国外的同等材料FerriumS53钢,与国外材料不同,我国的USS122G钢是采用了金属间化合物+碳化物复合强化手段来设计的合金,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与此同时,我国在超高强度不锈钢的技术发展已经实现了与国外并跑。 2012年前后,钢铁研究总院开始研制第四代超高强度不锈钢,目标强度达到2.2GPa,经过近10年的技术攻关,通过在合金设计、组织制备、热处理工艺等方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维复合强韧化理论,成功攻克了多维强韧化耦合协同、多维精细组织调控及控制等重大科学难题,在国际上率先掌握了第四代超高强度不锈钢核心技术,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开发出2.2GPa级超高强度不锈钢的国家。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9-20 05:21:20 阅读(1345) 评论(0)

5:[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基于风量优化和返矿分流工艺的高效烧结关键技术

这些年,在烧结工艺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进一步提产的空间不大。如果烧结面积和风机大小不变,则提高烧结效率即提产的关键在于提高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和优化料层的风量分布。对于料层透气性,提出了返矿分流工艺来进一步提高料层透气性。传统上烧结返矿均经过配料室、一混和二混的工艺流程。21世纪初,针对矿粉资源粒度的细化,日本东北大学葛西荣辉提出了镶嵌烧结的概念,以此提高料层的透气性,但是由于镶嵌物质强度等原因,该理念一直未能工业化。2008年后日本住友(现属于新日铁)开始逐步实施了返矿镶嵌工艺。项目组对该工艺跟踪和调研后,认为其在两方面可进一步优化,以进一步提高烧结效率和改善质量,一是其返矿镶嵌的粒度不易控制,二是镶嵌的返矿粒级偏细。 对于烧结风量分布,除了长期存在的烧结机漏风高的问题,前人对于烧结机长度方向,即前、中、后区域的适宜风量分布未有充分研究,关于烧结机宽度方向风量不匹配问题的研究也较少。烧结靠燃料与风的反应来进行,如何通过强化措施优化风量分布,对于烧结提产降耗有重要意义。 基于中天钢铁烧结自身,提高烧结矿产量、减少外购球团矿配比,从而降低高炉炉料成本一直是近几年工作的目标。在这个背景下,项目组围绕烧结返矿分流和风量优化开展了一系列攻关研究。在攻关前,北区180m2烧结的上料量(不含内返矿)在280t/h水平,折算系数在1.55水平,期望通过技术攻关,上料量能在325t/h,折算系数能提到1.8水平,提产15%以上;预计北区180m2双机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烧结矿年增产57万吨,替代外购高价球团矿的效益显著。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9-20 05:20:10 阅读(772) 评论(0)

6:[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板带材多功能高精度热处理核心技术创新及应用

为了促进制造业高端钢铁材料升级迭代,引领我国制造行业“高性能、新材料”技术领域的巨大改革和突破,实现国产化超高强度钢产品替代进口,打破欧洲垄断地位,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钢邯钢与东北大学、终端客户以产学研用合作的方式,开展“板带材多功能高精度热处理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项目的研究实施:1)研发板带材冷却路径可控的控温淬火、约束淬火工艺,实现热处理可视化、交互性顺序及板区域位置坐标控制,温度精度±4.5℃,时间同步精度±0.01秒,达到国际同类设备领先水平。2)国际上首次实现“烧嘴明火+热风循环”强制对流循环混合回火加热技术,建成国内首套高精度热风循环式回火炉,在钢板上下表面形成对称的有序流场,强化传热效率、传热精度,实现大温度跨度回火热处理精度为±3℃,能耗排放降低15%,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制造。
作者:董鹏莉 发表时间: 2022-09-02 02:40:54 阅读(779) 评论(0)

7:[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烧结返矿冷压球团技术及其实践

钢铁企业副产品种类多、产量大、成分杂、处理难,对环境影响十分突出。返矿是钢铁工业中一种典型的副产品,是烧结作业中无法避免的产物,粒度一般在5mm以下,块矿少粉矿多。目前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是将返矿返回烧结配料,生产实践中有30%~45%返矿会进入烧结系统循环再烧。既浪费人力、物力,又浪费能源,返矿量过多会影响烧结过程控制,烧结矿强度差,造成烧结生产恶性循环,炼铁成本上升[6]。因此,回收和利用好烧结返矿对钢铁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减少矿产资源的开采、释放炼铁原料供给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冷压球团因其制备工艺无高温处理过程、能显著减少能耗和降低污染、可吸纳部分冶金固废、充分利用二次含铁原料,同时具有流程简单和投资少等优点,成为冶金固废处理和新型炉料制备的关注热点[7]。基于此,将返矿高效利用、固废协同运用与冷压球团有效衔接,形成与高炉运用相适配的返矿冷压球团技术,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则是推动钢铁企业降碳增效的重要路径.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8-20 03:48:15 阅读(881) 评论(0)

8:[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大型整体结构增等减材一体化制造工艺及装备

大型整体构件是现代大型飞机关键结构件,其性能是影响整机性能与可靠性的重要因素。而此类结构件制造中所面临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乃至世界各主机厂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随着飞机结构件向着轻量化、大型化、整体化制造方向发展,低成本高效率地制造高性能高可靠性、功能结构一体化的大型整体轻量化航空结构件对航空制造技术提出新的挑战。例如,尺寸为3600 mm×1500 mm×150 mm的铝合金主承力构件飞机框梁、飞机吊挂、吊挂盒段。一体化的设计可减轻结构重量,但采用传统减材、等材加工的制造方法面临巨大困难。如美国F35的主承力构件需万吨级水压机压制成形,之后还需要大量繁琐的铣削、打磨等复杂工序,制造周期和流程长。又如,吊挂底梁腹板模锻件重量为760 Kg,而实际成品只有77.625 Kg,材料利用率仅10%。由此可见,大型结构件的传统制造方法,不仅需要大型水压机、大型多轴数控机床,而且其材料利用率低,工序繁多,制造周期长,有些构件甚至无法用传统工艺完成加工。正是由于传统加工技术的局限性,现代飞机的大型复杂形状零部件往往只能在结构、重量、形状、性能等诸多方面进行妥协,因而,严重制约了其高性能一体化设计的灵活性。为此,本项目的出发点是:面向高性能一体化大型复杂结构的设计与制造需要,研究一种大型整体结构制造的新技术。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8-20 10:41:05 阅读(699) 评论(0)

9:[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数据驱动融合机理的热连轧三维尺寸数字孪生模型 与CPS系统应用

通过对国内近百条热连轧生产线的过程控制模型精度和产品质量指标研究发现,造成非稳态过程难以控制的原因,既有板带材轧制本身的工艺因素,又受制于热连轧自身的控制特点,长期面临如下突出问题: (1)热连轧各机架存在着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交叉耦合作用。热连轧各机架与带材直接接触并产生压下量时,轧机设备会发生弹性变形,轧件又会发生塑性变形,这种设备弹性状态和带钢压下产生的塑性状态耦合到一起,导致传统数学模型很难对其进行精准计算和表述,尤其在频繁换规格或换钢种状态下,一种弹塑性耦合状态下的模型未完自学习至最优状态,又会过渡到另外一种弹塑性状态,导致整个机组形成长时间的非稳态过渡过程。 (2)非稳态过程难以建立高精度的热轧数学模型。该过程具有不确定性、非线性等特点,存在润滑状态、设备工况等多种多样难以表述的变化,这些对薄带材轧制的影响远超过普通带材。而实际控制过程采用的单一常参数模型难以满足连续变化的要求,模型匹配性差,实际生产过程中轧制力、前滑等关键参数存在很大偏差。 (3)多工序间的过程控制参数波动的影响。热连轧生产过程装备由加热炉、定宽压力机、粗轧机组、精轧机组、控制冷却及卷取机组等多个区域组成,各个工序均具有非线性、快响应以及时变、不确定性、工艺控制模型复杂、过程变量维数高、规模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各个工序的建模过程比一般的工业过程复杂得多。这种非稳态下的过程参数波动,均可对下游工序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如板形、尺寸精度以及工艺性能等。 针对热连轧制造领域内过程精准控制科学问题和相关技术瓶颈,2019年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华为、东北大学在深圳举行联合组建“工业互联网赋能钢铁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签约挂牌仪式。三方成立的联创中心将作为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产学研用平台,以钢铁全流程产线为基点,着力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钢铁,促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项目团队依托河钢邯钢公司邯宝2250mm热连轧生产线,基于现有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深度融合数据驱动模型与机理模型,首次开发了热连轧过程动态数字孪生模型并建立了CPS控制系统平台,提高了轧制工艺对复杂多变工况的原位分析能力,改善了热连轧过程三维尺寸控制指标。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8-02 01:38:55 阅读(789) 评论(0)

10:[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大线能量焊接桥隧用钢开发及重大工程应用

为大幅度提高焊接效率,降低建造成本,大线能量高效焊接技术在现代钢结构制造业中应用日益广泛。在大线能量焊接条件下,热影响区组织急剧恶化,强度和韧性下降,并且随着钢板强度的提高,焊接裂纹敏感性增加,给大型钢结构的安全带来危害。开发适于大线能量焊接,同时具有高强度、低焊接裂纹敏感性的钢材是国内外钢铁研发领域的重要课题。 船舶、海工、原油储罐等立式结构多采用EGW气电立焊大线能量焊接方式,而桥梁隧道等平面结构焊接中气电立焊并不适用,一般采用常规多道次焊接工艺,严重制约施工进度。针对平面结构,工程上采用FCB焊接技术,可一道次成型,使施工效率成数十倍提高。但FCB焊接过程中上下表面同时被焊剂覆盖,导热性能极差,又缺少气电立焊采用的强制水冷,导致焊后冷却速度更为缓慢,热影响区的组织粗化、脆化问题更为严重,这对大线能量焊接用钢的性能要求更为苛刻。特别在重大工程的大规模应用中,对钢板大线能量焊接性能的稳定性要求极高,这又对高效批量化稳定生产提出特殊要求。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大学和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等单位针对上述背景和问题,联合开展了大线能量焊接桥隧用钢开发及重大工程应用项目研发工作,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8-02 01:38:42 阅读(756) 评论(0)

第1页/共44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末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