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36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新工艺;搜索位置:无限定;

1:[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机械装备技术]大型高效板坯连铸机自主设计与集成

国内冶金设备设计公司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具备了独立设计、制造常规板坯连铸生产线的能力。但用于生产高端精品板材的连铸机,完全靠自主设计与集成来实现还未有先例。国内其他钢铁的同类铸机设备、工艺模型及控制系统都是引进的。 按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首钢京唐公司组织首钢内部各方面力量,通过消化引进的1#~3#铸机设备与工艺技术,自主设计、制造,并采用了多项新工艺、新技术,高效、创新地建设了一条完全国产化的4#板坯连铸机。
作者:csmkong 发表时间: 2014-03-07 04:40:40 阅读(2928) 评论(0)

2:[科技成果评价--冶金自动化与信息技术]转炉炼钢教学培训仿真平台的技术集成与创新

本项目主要应用于炼钢新技术研发、炼钢技术培训领域,将炼钢过程的冶金原理通过冶金操控模型和数学模型在工控软件平台上进行集成,实现了对转炉炼钢工艺操作和冶炼过程的高度仿真,可以实现计算机的模拟炼钢过程;通过此平台可以模拟和再现真实的冶炼过程,为新工艺的探索和设计提供良好的预判,也是企业员工提升工艺操作水平,预判工艺效果的重要手段。
作者:csmkong 发表时间: 2014-03-07 03:52:17 阅读(2876) 评论(0)

3:[成果转化与推广--有色冶金技术]富氧底吹高效铜熔炼新工艺

目前世界上正在采用的有十多种,如闪速熔炼、悬浮熔炼、氧焰熔炼、自热熔炼、艾萨法、奥斯麦特法、特尼恩特法、诺兰达法、瓦纽柯夫法、卡尔多法、漩涡熔炼法、三菱法、白银法,以及传统的反射炉、鼓风炉、电炉等熔炼方法。这些炼铜工艺,有的因供风氧浓受限,有的因为炉体设有大量水套,有的要防止Fe3O4沉底或形成泡沫渣喷炉,都需要在精矿中配煤补热或加焦做还原剂。唯有我国自主开发的氧气底吹铜熔炼技术,入炉料不配任何燃料或还原剂,真正实现了铜的无炭熔炼。 该技术对原料适应性强、投资省、能耗低、流程短、氧枪及炉体使用寿命长,噪音低、烟气量少,CO2(炉料中碳酸盐分解)和NOx百分含量低,环境友好,可很好与后续流程结合,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4-03-04 05:03:11 阅读(2750) 评论(0)

4:[成果转化与推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高炉热态熔渣制矿棉技术

现有的熔渣处理技术大多数着眼于熔渣显热的回收,对熔渣本体的组成和性能并未关注,由于处理高温熔融物有一定难度,因此传统采用的各种渣处理工艺显热的回收效率都很低,无法大规模推广应用。热态熔渣产品化新工艺,是在高温熔渣中添加一定的配料,并补充适量的热能,直接进行产品化技术。与传统工艺的主要差别是原料中有至少50%是1000℃以上高温的熔融炉渣,而后者全部是冷态工业原料,产品能耗约为传统工艺的50~70%。在利用显热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渣液有效成分的利用,节约资源和能源。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4-03-04 12:26:40 阅读(2874) 评论(0)

5:[成果转化与推广--炼焦新技术]焦炉煤气HTM法脱硫新工艺

此工艺一次脱硫就能使塔后煤气中硫化氢含量低于20mg/m3,不需要再设置后续干法脱硫装置。脱除的硫化氢制造硫酸,并可进一步用于生产硫铵。HTM法脱硫工艺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1) 采用干法脱硫的原理,进行湿法脱硫。 2) 用含氧化铁粉的悬浊液在脱硫塔中循环喷洒吸收煤气中的硫化氢,使塔后煤气中的硫化氢含量低于20mg/m3。吸收了硫的悬浊液进入再生槽,在再生槽内用空气再生生成氧化铁和浮选出硫泡沫。含氧化铁粉的硫泡沫经过干燥、净化、氧化燃烧、催化转化、吸收后生产浓硫酸,制酸后的氧化铁粉返回脱硫系统循环使用。 3) 脱硫塔后煤气中的硫化氢含量≤20mg/m3,浓硫酸浓度≥93%。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4-03-04 12:23:50 阅读(2632) 评论(0)

6:[成果转化与推广--转炉炼钢]高效低耗少渣炼钢新工艺技术

本项目开发的氧气转炉炼钢新工艺,充分利用了转炉冶炼前期温度低这一有利于脱磷的热力学条件,将上炉次终渣(由于温度高已基本不具备脱磷能力),用于下炉吹炼初期(由于温度低,炉渣重新具备脱磷能力)进行脱磷,并在温度升至对脱磷不利前将50—60%炉渣倒出炉外,然后加入少量渣料完成吹炼。采用本工艺,由于上炉炉渣被再次利用,因而能够大幅降低石灰、轻烧白云石等消耗和炼钢渣量。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14-03-04 12:17:42 阅读(2887) 评论(0)

第4页/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