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3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无底层;搜索位置:无限定;

1:[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无底层绿色环保涂层高磁感取向硅钢 的开发及规模化制造

取向硅钢被誉为钢铁中的“工艺品”,其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反映了一个国家特殊钢的生产技术水平。传统取向硅钢工业生产中钢板经过H2-N2-H2O气氛中连续脱碳退火将基体中碳脱到0.003%以下,并在钢带表面形成合适氧化层,然后表面涂布MgO隔离剂,在高温退火过程中MgO与钢板表面氧化层发生固态扩散反应2MgO+SiO2→Mg2SiO4,形成Mg2SiO4玻璃膜底层。硅酸镁底层硬度高,导致传统取向硅钢的加工性能差,不管是规模化的轧制还是冲制,对工装和工具都消耗极大,严重影响了加工效率,增加了制造成本,且底层与基体的粗糙界面对磁畴移动具有阻碍作用,不利于铁损降低。 研发无硅酸镁底层取向硅钢,可有效解决取向硅钢加工性能差的行业难题,无底层取向硅钢能直接用于轧制极薄规格取向硅钢(厚度≤0.12mm)。极薄规格取向硅钢是将传统的晶粒取向硅钢经过冷轧和退火而获得,主要用作高频变压器、大功率磁放大器、脉冲变压器、脉冲发电机、通讯的轭流圈、电感、储存和记忆元件,以及在振动和辐射条件下工作的变压器,在频率为400Hz~1000Hz范围显示出极低的铁损,被视为较高频率用的变压器铁芯材料,当前国内高端极薄取向硅钢带材仍以进口为主。采用无底层取向硅钢成品制作极薄规格取向硅钢减少去除硅酸镁底层工序,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5-06 09:25:34 阅读(654) 评论(0)

2:[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无底层绿色环保涂层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开发 及规模化制造

本项目属于金属材料冶炼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是取向硅钢的研发、制造及应用领域。取向硅钢被称为 “钢铁皇冠上的明珠”,主要用作变压器铁芯,是制造工艺最复杂的钢铁产品。本项目应电机行业发展和市场迫切需求,开展了新型无底层绿色环保涂层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开发及规模化制造,产品主要用作大型发电机铁芯,工序更漫长、工艺更复杂,是取向硅钢中的“专精特新”产品。 本项目历时五年,行业内首次成功实现无底层绿色环保涂层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大批量生产及应用,取得四个方面创新成果: 1)发明了一种新的含铋及独有脱碳退火工艺生产取向硅钢的制造技术,可抑制取向硅钢硅酸镁底层的生成,生产出可满足于电机行业使用的新型低成本无底层高磁感取向硅钢,该技术独创了无底层取向硅钢制备工艺,为全球领先技术; 2)攻克了含铋无底层取向硅钢的铋元素添加、稳定热轧技术,解决了铋元素的均匀、稳定添加,以及热轧板边裂的控制难题,全球取向硅钢领域内首次实现了含铋无底层取向硅钢的稳定、批量生产; 3)以含铋无底层取向硅钢为基材,创新了表面处理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低表面硬度、附着性等级高的特殊涂层取向硅钢产品,并实现全球首发,该产品可有效解决电机行业采用取向硅钢制作电机铁芯时存在的冲片毛剌大、模具损耗严重的难题; 4)以含铋无底层取向硅钢为基材,创新了表面处理技术,研制出另一种新型可自粘接成型的特殊涂层取向硅钢产品,并实现全球首发,该产品可有效解决风电电机铁芯粘接端板不能用取向硅钢制造(无法整体成型)的难题。 项目产品短时间内一举通过东方电机火电(核电)、中车株洲电机风电产品质量认证,累计销售1.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6亿元,直接经济效益3383万元,利税3290万。项目获发明专利33项(授权22项、受理11项),论文10篇,核心技术秘密2项,制定行业标准1项,开发出5个牌号新产品,其中2项全球首发。项目产品应用于中车株洲电机海外风电项目、东方电机“大国重器”项目——大型百万千瓦级火电发电机组,国内市场占有率100%,彻底解决了困扰电机制造行业多年取向硅钢制作铁芯冲片毛剌大、加工成本高的“卡脖子”问题(冲片加工效率可提高10~15倍、模具成本降至1/100),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产品助力电机企业满足电机能效的更高要求,可更好的实现技术降本与产品创新,为我国“双碳”目标推进提供有力支撑,为国家和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e74651 发表时间: 2022-01-04 09:58:42 阅读(1092) 评论(0)

3:[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国产极薄取向电工钢关键制造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极薄取向电工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材料,极薄取向电工钢的厚度为:0.1mm、0.08mm、0.05mm、0.03mm,应用频率为400Hz以上,主要制作各种电抗器(阳极饱和电抗器、融冰电抗器)、中频变压器、各种电子变压器、快速加速器、脉冲电源等电子产品的铁芯。长期以来,该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其生产关键技术一直受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或严格保密,属于“卡脖子”产品。本项目通过联合北京市联研院电工新材料研究所共同攻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功率电力电子装备用中高频磁性元件”项目(项目研发周期为2017年3月-2020年6月),并对包头市威丰公司原有常规取向电工钢大生产所具备的原材料条件进行分析及技术论证。对极薄取向电工钢的关键技术,包括取向电工钢原料制备工艺技术,即无底层取向电工钢高温退火二次再结晶Goss织构控制技术;取向电工钢表面不形成硅酸镁玻璃膜底层技术;解决极薄带材脆性大的表面清洗技术;多道次精密超薄轧制技术及表面涂层技术进行联合攻关,重点开发0.08mm、0.05mm极薄取向电工钢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产业化批量生产。
作者:袁伟霞 发表时间: 2020-10-23 09:10:18 阅读(2075) 评论(0)

第1页/共1页  1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