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46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生产技术;搜索位置:无限定;

1:[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大板坯连铸-轧钢界面高效化、绿色化关键技术 开发与集成应用

针对国内微合金化钢生产中存在的板带材表面质量缺陷,以及生产过程能耗高、成材率低、生产效率低的实际情况,钢铁研究总院在2015年9月首先与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合同,共同开展宽厚板边直裂控制技术和微合金化钢红送裂纹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在此基础上,2017年7月由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新冶高科技集团公司等在微合金化钢生产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研究基础的单位,共同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钢铁流程铸-轧界面物质流与能量流协同优化及智能控制技术”课题的研究任务。以期在微合金化钢板带材生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首先在国内建成集连铸坯表面无缺陷生产技术、边直裂控制技术、红送裂纹控制技术等为一体的大板坯连铸-轧钢界面高效化、绿色化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生产线,并向钢铁企业进行工程化推广,使连铸坯真正成为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载体,被直接输送到下一步轧制工序,彻底打通和捋顺铸-轧界面,为下工序高效率、绿色化、高质量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6-13 10:11:36 阅读(934) 评论(0)

2:[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无底层绿色环保涂层高磁感取向硅钢 的开发及规模化制造

取向硅钢被誉为钢铁中的“工艺品”,其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反映了一个国家特殊钢的生产技术水平。传统取向硅钢工业生产中钢板经过H2-N2-H2O气氛中连续脱碳退火将基体中碳脱到0.003%以下,并在钢带表面形成合适氧化层,然后表面涂布MgO隔离剂,在高温退火过程中MgO与钢板表面氧化层发生固态扩散反应2MgO+SiO2→Mg2SiO4,形成Mg2SiO4玻璃膜底层。硅酸镁底层硬度高,导致传统取向硅钢的加工性能差,不管是规模化的轧制还是冲制,对工装和工具都消耗极大,严重影响了加工效率,增加了制造成本,且底层与基体的粗糙界面对磁畴移动具有阻碍作用,不利于铁损降低。 研发无硅酸镁底层取向硅钢,可有效解决取向硅钢加工性能差的行业难题,无底层取向硅钢能直接用于轧制极薄规格取向硅钢(厚度≤0.12mm)。极薄规格取向硅钢是将传统的晶粒取向硅钢经过冷轧和退火而获得,主要用作高频变压器、大功率磁放大器、脉冲变压器、脉冲发电机、通讯的轭流圈、电感、储存和记忆元件,以及在振动和辐射条件下工作的变压器,在频率为400Hz~1000Hz范围显示出极低的铁损,被视为较高频率用的变压器铁芯材料,当前国内高端极薄取向硅钢带材仍以进口为主。采用无底层取向硅钢成品制作极薄规格取向硅钢减少去除硅酸镁底层工序,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5-06 09:25:34 阅读(671) 评论(0)

3:[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500米成品钢轨生产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开展钢铁企业“500米成品钢轨生产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研究,创建面向线路直接铺设的一站式钢轨生产方式,可实现500米长钢轨直接供给,并进一步提升生产质量管控能力;同时,满足中国国土面积胡焕庸线以西直铺钢轨的战略需求,降低铁路建设成本、缓解铁路运输压力、保障钢轨质量、提升线路施工进度,解决西部偏远地区高效直接铺设钢轨的难题。 主要问题:国内路网建设和焊轨能力分布不平衡。既有线路建设钢轨供给模式,是钢轨厂先将100米钢轨铁路运输至各铁路局集团公司焊轨基地,经焊轨基地焊接成500米长钢轨后,再运至铺轨现场焊连、铺设。这种多点作业、多级管控的传统长钢轨生产供给模式,存在钢轨易受损伤、供应效率低、运输成本高、资金占用大等问题,增加了西部及无人偏远地区路网建设难度。 主要不足:钢轨实物质量如何更好满足直供线路铺设和长寿化服役等要求。如:持续提升钢轨稳定服役的氢含量控制;钢轨硫含量对接头性能影响情况;存有高速钢轨高低点差大于0.30mm现象;不同钢种钢轨不能混焊和焊接接头合格率不稳定;未形成合金钢轨成熟稳定的焊接工艺等。 这些问题与不足涉及钢轨内部质量、外形尺寸、焊接质量、时序衔接、运输等多个方面,需要结合项目研究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4-18 09:44:36 阅读(668) 评论(0)

4:[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高速连续粉末喷涂技术研发及应用

彩色涂层板生产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到中国,已经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三十多年,彩涂板用途已经渗透到建筑、家电、家居、交通、医疗器械等各个领域。传统彩涂板生产工艺是利用辊涂方法将溶剂涂料连续涂敷在金属带材表面,经加热固化形成彩色涂层。溶剂彩涂属于污染型生产工艺,溶剂涂料所含固体成分仅为55%,其余45%为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在涂料的制作合成、运输、储存、稀释搅拌、涂装、固化等过程中释放大量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据统计,目前全国有400多条溶剂彩涂生产线,每年共释放50多万吨VOCs有害气体,若通过焚烧炉焚烧处理这些有害气体则需要消耗天然气4亿多立方米,向大气排放20多万吨CO2。 粉末彩涂技术起始于法国,1962年法国工程师发现了利用正负电荷相吸的方法将带有高压静电的粉末牢固吸附在钢板表面。在随后的20年时间里,粉末静电喷涂技术发展比较缓慢,始终停留在单件吊挂喷涂、速度只有2~4米/分钟的低效率生产状态。上世纪70年代,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推出了金属卷材粉末喷涂技术,将单件吊挂喷涂工艺提升为连续卷材喷涂,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升,但机组速度仍然较低,最高生产速度也仅在30米/分钟左右。 长期以来,国内粉末彩涂技术一直滞后于欧美,绝大部分粉末彩涂板生产仍停留在低效率的单件吊挂喷涂状态。2010年后国内新建的几条金属卷材粉末彩涂机组最高生产速度仅为10米/分钟,且只能进行单面喷涂。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3-21 11:23:41 阅读(724) 评论(0)

5:[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超级铁精矿与洁净钢基料短流程绿色制备 关键技术及应用

洁净钢生产需要低碳、低硫、低磷、有害及残留元素低的铁源原料—洁净钢水或冶炼洁净钢基料。我国目前生产的洁净钢主要采用高炉-转炉传统冶炼流程。我国铁矿资源禀赋差,整体呈现出“贫细杂”的特点,虽然经过复杂的选矿工艺处理可以生产出满足高炉冶炼要求的铁精矿,然而冶炼得到的铁水通常含有较多杂质,这些杂质需在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等过程中去除,造成了炼钢工艺流程的复杂和成本的上升,限制了我国洁净钢生产技术的发展。此外,高炉炼铁以焦碳为主要能源,排放大量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 除采用传统的高炉铁水外,高品质纯铁也是冶炼洁净钢的基料。直接还原炼铁是以非焦煤为能源,在不熔化、不造渣的条件下,原料基本保持原有物理形态,铁的氧化物经还原获得以金属铁为主要成分的固态产品的技术方法。其产品直接还原铁中硅、锰、镍、铬、钛、钒等元素含量比高炉铁水及废钢低1~2个数量级,是生产优质钢铁材料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然而,由于受高品位铁矿资源缺乏的制约,我国直接还原铁工业发展极其缓慢。 针对我国铁精矿品质较差、洁净钢基料匮乏的现状,东北大学韩跃新教授项目团队提出了基于源头控制杂质含量的“铁精矿深度提质—直接还原—电炉熔炼”洁净钢基料低成本制备新工艺,并围绕超级铁精矿和洁净钢基料高效制备过程中铁精矿深度去杂、高纯铁精矿直接还原、直接还原铁品质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工作,以期解决我国直接还原铁原料和洁净钢基料匮乏的问题,为钢铁的短流程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促进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2-24 01:52:42 阅读(774) 评论(0)

6:[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基于非铝脱氧工艺高品质轴承钢关键冶金技术及产业化

近年来,我国高品质轴承钢的生产技术有了重要进步,部分企业的轴承钢实物质量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大部分企业在轴承钢实物质量的稳定性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差距。目前,国内外生产高品质轴承钢主要采用铝脱氧工艺,通过控制脱氧条件和高碱度渣快速降低钢液中氧含量和夹杂物数量,部分企业的高品质轴承钢全氧含量已经可以控制在5 ppm以下。铝脱氧钢中常见的夹杂物包括尖晶石、钙铝酸盐和氮化钛,其中钙铝酸盐和尖晶石被认为是对轴承钢疲劳寿命影响大的夹杂物,这也是服役过程导致铝脱氧轴承钢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铝脱氧方式下,为了提高轴承钢的质量,现在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降低钢中全氧含量,以减少钢中夹杂物的数量。一般认为钢中的全氧含量与夹杂物数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全氧含量越少,夹杂物越少。然而这种脱氧方式并不能消除尖晶石和钙铝酸盐。同时采用铝脱氧方式也带了很多问题,(1)是钢中全氧要控制极低,大大增加了炼钢生产的难度和成本;(2)由于采用铝脱氧工艺,恶化了钢液的流动性,钢液的连浇炉数大大减少,影响了连铸坯质量和生产成本;(3)钢液中的高Al含量容易还原渣中的Ti,从而影响钢中氮碳化钛的控制水平,进一步影响轴承钢的疲劳寿命。 为了避免高品质轴承钢采用铝脱氧带来的上述问题,本项目采用非铝组合脱氧方式(硅锰预脱氧+扩散脱氧+真空脱氧)冶炼轴承钢,解决了由于连铸水口堵塞带来的钢质量波动,从源头上减少了轴承钢中的钙铝酸盐和尖晶石类夹杂物,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2-18 03:43:16 阅读(631) 评论(0)

7:[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热轧钢筋低碳高效轧制技术与装备的开发与应用

螺纹钢产品是国家基础设施、铁路桥梁及水利等发展的重要需求,其生产技术及装备标志着国家长材轧钢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现阶段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螺纹钢产品市场的需求量一直稳步增加;在国家政策方面,我国螺纹钢新国标政策的执行,钢铁行业的经营秩序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螺纹钢产品的质量要求需要提升,钢企在生产工艺及装备上面临升级转型的需求。 针对热轧钢筋生产,系统性研究多线切分轧制控轧控冷,开发了基于多线切分控轧控冷的“合金减量化生产技术”(Quantitative reduction rolling technology)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浪费,在钢坯最少合金元素的前提下提升螺纹钢产品的质量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1-11 09:05:37 阅读(1291) 评论(0)

8:[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高品质冷轧带钢精整核心装备及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精整生产线是板带从钢厂走向用户的关键环节,在钢铁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成品板带质量的最终保障。项目开展前,高品质冷轧带钢精整生产装备与关键技术主要掌握在德国西马克、日本三菱、奥地利安德里茨等国外几大钢铁集团手中。国内现有的精整工艺技术很难满足高品质冷轧带钢产品生产的质量要求,成材率与机组产量均很低,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工艺控制理论,且现场仍然以经验控制为主,导致高品质冷轧带钢的边部质量、板形以及表面质量等指标与国际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精整装备与工艺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机组产能与产品质量,更谈不上高品质稳定生产。如何攻克精整生产线的设备与工艺难题就成为解决高品质冷轧带钢产品生产技术瓶颈的关键所在。 针对国内精整装备与工艺现状,燕山大学联合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实现高品质冷轧板带高效稳定精整生产为目标,立足高品质冷轧带钢精整成套装备与生产关键技术国内自主设计与开发,从带钢边部质量控制、带钢板形与表面质量控制、拉矫及上下游协同控制三方面入手展开研究,历经十余年持续攻关,突破了高品质冷轧带钢精整生产生产关键装备与技术瓶颈,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最终实现了高品质冷轧带钢高效稳定工业化生产。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10-11 09:11:35 阅读(1036) 评论(0)

9:[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绿色低耗独立传动式高速线棒材模块轧机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线材行业向高品质、低能耗、绿色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但长期以来受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等影响,国内线材高速轧机装备技术在提高产品品质、降低轧制能耗及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进步缓慢。主要体现在:1)轧制能力小,不能适应低温轧制。2)轧机刚性差,产品尺寸波动大。3)受制于传统集中传动型式,工艺孔型设计及变形制度不灵活,轧机高速运行稳定性差,设备空载消耗及辊环消耗高。4)高速线材终轧机组速度高、结构复杂,对设计、制造和装配要求极高,创新开发难度极大,而进口装备费用高、供货周期长、备件及维护费用高,严重制约国内高速线材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针对高速线材行业转型升级存在的核心问题,本项目以高品质、低能耗及绿色化线材高速轧机装备技术为目标,创新性的提出了独立传动的模块化高速轧机装备技术理念,开发了全新的线材绿色、低耗独立传动式模块化高速轧机工艺、装备及控制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提高了线材生产的灵活性,提升了产品品质,降低了能耗及生产成本,实现了线材的绿色低耗生产。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26 10:19:29 阅读(993) 评论(0)

10:[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高品质模具钢中厚板关键制备技术与产业化

制约模具钢中厚板技术进步以及全行业推广三方面技术瓶颈如下: 1、高碳-高合金模具大板坯开发瓶颈—模具钢中厚板谱系化问题 受转炉冶炼高合金化损耗大、均质化困难,尺寸效应引发的大板坯裂纹问题制约,世界上尚没有采用“转炉+立弯式连铸” 进行高碳-高合金大板开发的先例(C:0.36-0.45wt%,合金:9-15wt%),基于不对称变形条件下等向冲击性能(≥0.8)及满足NADCA标准的组织控制技术,1000-4000mm超宽板短制程生产技术亦是空白。 2、复合模具钢开发瓶颈—模具钢中厚板厚度提升问题 真空复合坯料在成本上、生产节奏上优于钢锭,在轧制规格及内部质量方面上优于400mm以上规格连铸坯。其技术本质在于金属 “熔化-凝固”的延申,因此模具钢的易裂难焊性(CE:0.56-3.38)、模具钢的高磁性对电子束的磁偏吹等成为利用复合坯生产模具钢最大的技术瓶颈。世界上尚没有采用“真空电子束复合”技术进行模具钢开发的成功案例。 3、低圧缩比、短制程模具中厚板生产工艺瓶颈—生产的轧制极限和效率的问题 无论是谱系化模具钢中厚板生产,还是复合技术生产,均需最大程度的挖掘连铸坯料的轧制极限,即突破行业内中厚板生产最小压缩比,达到压缩比≤2的水平,同时实现短流程并保证质量长期稳定、可控。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团队依托省、集团重大项目,开展高品质模具钢中厚板关键制备技术攻关,突破传统连铸生产模具钢的合金化极限,坯料规格极限以及压缩比极限,形成“高效生产-稳定控制”一体化工艺,实现“关键制备技术-材料应用”全链条自主创新,开发出五大系列30余种模具中厚板产品。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17 09:12:13 阅读(1070) 评论(0)

第1页/共5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