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44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高速;搜索位置:无限定;

1:[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500米成品钢轨生产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开展钢铁企业“500米成品钢轨生产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研究,创建面向线路直接铺设的一站式钢轨生产方式,可实现500米长钢轨直接供给,并进一步提升生产质量管控能力;同时,满足中国国土面积胡焕庸线以西直铺钢轨的战略需求,降低铁路建设成本、缓解铁路运输压力、保障钢轨质量、提升线路施工进度,解决西部偏远地区高效直接铺设钢轨的难题。 主要问题:国内路网建设和焊轨能力分布不平衡。既有线路建设钢轨供给模式,是钢轨厂先将100米钢轨铁路运输至各铁路局集团公司焊轨基地,经焊轨基地焊接成500米长钢轨后,再运至铺轨现场焊连、铺设。这种多点作业、多级管控的传统长钢轨生产供给模式,存在钢轨易受损伤、供应效率低、运输成本高、资金占用大等问题,增加了西部及无人偏远地区路网建设难度。 主要不足:钢轨实物质量如何更好满足直供线路铺设和长寿化服役等要求。如:持续提升钢轨稳定服役的氢含量控制;钢轨硫含量对接头性能影响情况;存有高速钢轨高低点差大于0.30mm现象;不同钢种钢轨不能混焊和焊接接头合格率不稳定;未形成合金钢轨成熟稳定的焊接工艺等。 这些问题与不足涉及钢轨内部质量、外形尺寸、焊接质量、时序衔接、运输等多个方面,需要结合项目研究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4-18 09:44:36 阅读(664) 评论(0)

2:[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轨道交通核心部件用钢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我国高铁装备制造用钢铁材料研发与应用,相比日、德、法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仍处于消化、吸收及再创新的过程中,迄今仍存在材料基础研究不足、产品性能及质量稳定性低等问题,成熟的国产化材料体系还未形成,中高速动车制动系统、牵引系统核心部件用钢铁材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技术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1、高铁冷成形弹簧钢要求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疲劳、超纯净,尤其对耐疲劳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弹簧钢能够满足热成形要求,却难以满足冷成形后的各项性能要求; 2、制动盘作为高铁摩擦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服役条件极其苛刻,国内缺少高铁制动盘用钢的产品,高铁制动盘用钢的高强韧性、耐高温、耐磨、抗疲劳、抗氧化性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等综合性能需要系统研究; 3、高铁用高温渗碳齿轮钢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随着渗碳温度的提高,奥氏体晶粒易发生长大,对强韧性、热处理变形、抗疲劳性能等产生不利影响; 4、高铁用钢合金体系复杂,含有Cr、Ni、Cu、Al、V、N、Nb等多种元素,钢种裂纹敏感性高,连铸过程中极易产生内外部质量问题; 5、高铁用钢铁材料性能的均一性要求高,成分均质性、碳极差等需要系统提升。 南钢积极践行《中国制造2025》、《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等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导向,于2018年获得国家工信部工业强基 “轨道交通装备用高性能齿轮渗碳钢”项目支持,2019年获得国家发改委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材料高铁刹车盘用钢”支持,2021年进入江苏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强链项目。南钢成立产学研用团队,联合北京科技大学、中盛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所等高校院所及上下游企业,全产业链协同攻关,结合自身装备和技术优势,陆续开展纯净钢冶炼及夹杂物塑性化控制、钢的成分均质化控制、裂纹敏感钢种铸坯表面质量控制、渗碳奥氏体晶粒度控制等技术研究,明确了轨道交通用钢开发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用钢生产控制技术,相继完成了高铁弹簧用钢、制动盘用钢、轨道交通齿轮钢等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卡脖子”材料问题。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4-18 09:44:12 阅读(671) 评论(0)

3:[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轨道交通核心部件用钢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我国高铁装备制造用钢铁材料研发与应用,相比日、德、法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仍处于消化、吸收及再创新的过程中,迄今仍存在材料基础研究不足、产品性能及质量稳定性低等问题,成熟的国产化材料体系还未形成,中高速动车制动系统、牵引系统核心部件用钢铁材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技术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1、高铁冷成形弹簧钢要求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疲劳、超纯净,尤其对耐疲劳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弹簧钢能够满足热成形要求,却难以满足冷成形后的各项性能要求; 2、制动盘作为高铁摩擦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服役条件极其苛刻,国内缺少高铁制动盘用钢的产品,高铁制动盘用钢的高强韧性、耐高温、耐磨、抗疲劳、抗氧化性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等综合性能需要系统研究; 3、高铁用高温渗碳齿轮钢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随着渗碳温度的提高,奥氏体晶粒易发生长大,对强韧性、热处理变形、抗疲劳性能等产生不利影响; 4、高铁用钢合金体系复杂,含有Cr、Ni、Cu、Al、V、N、Nb等多种元素,钢种裂纹敏感性高,连铸过程中极易产生内外部质量问题; 5、高铁用钢铁材料性能的均一性要求高,成分均质性、碳极差等需要系统提升。 南钢积极践行《中国制造2025》、《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等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导向,于2018年获得国家工信部工业强基 “轨道交通装备用高性能齿轮渗碳钢”项目支持,2019年获得国家发改委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材料高铁刹车盘用钢”支持,2021年进入江苏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强链项目。南钢成立产学研用团队,联合北京科技大学、中盛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所等高校院所及上下游企业,全产业链协同攻关,结合自身装备和技术优势,陆续开展纯净钢冶炼及夹杂物塑性化控制、钢的成分均质化控制、裂纹敏感钢种铸坯表面质量控制、渗碳奥氏体晶粒度控制等技术研究,明确了轨道交通用钢开发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用钢生产控制技术,相继完成了高铁弹簧用钢、制动盘用钢、轨道交通齿轮钢等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卡脖子”材料问题。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4-06 10:51:29 阅读(726) 评论(0)

4:[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高速连续粉末喷涂技术研发及应用

彩色涂层板生产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到中国,已经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三十多年,彩涂板用途已经渗透到建筑、家电、家居、交通、医疗器械等各个领域。传统彩涂板生产工艺是利用辊涂方法将溶剂涂料连续涂敷在金属带材表面,经加热固化形成彩色涂层。溶剂彩涂属于污染型生产工艺,溶剂涂料所含固体成分仅为55%,其余45%为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在涂料的制作合成、运输、储存、稀释搅拌、涂装、固化等过程中释放大量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据统计,目前全国有400多条溶剂彩涂生产线,每年共释放50多万吨VOCs有害气体,若通过焚烧炉焚烧处理这些有害气体则需要消耗天然气4亿多立方米,向大气排放20多万吨CO2。 粉末彩涂技术起始于法国,1962年法国工程师发现了利用正负电荷相吸的方法将带有高压静电的粉末牢固吸附在钢板表面。在随后的20年时间里,粉末静电喷涂技术发展比较缓慢,始终停留在单件吊挂喷涂、速度只有2~4米/分钟的低效率生产状态。上世纪70年代,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推出了金属卷材粉末喷涂技术,将单件吊挂喷涂工艺提升为连续卷材喷涂,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升,但机组速度仍然较低,最高生产速度也仅在30米/分钟左右。 长期以来,国内粉末彩涂技术一直滞后于欧美,绝大部分粉末彩涂板生产仍停留在低效率的单件吊挂喷涂状态。2010年后国内新建的几条金属卷材粉末彩涂机组最高生产速度仅为10米/分钟,且只能进行单面喷涂。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3-21 11:23:41 阅读(723) 评论(0)

5:[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用高端硅钢产品创新与应用技术开发

项目属于金属材料制造工艺技术与材料应用技术领域,产品主要应用于制造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心。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使用高端无取向硅钢,其使用需求是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及安全性,决定了铁芯导磁材料高磁感、极低损耗、高强度特性。汽车驱动电机铁芯工作于高速转动的工况,为了提高效率,要求中频极低铁损;为了提高安全性,要求导磁材料强度高;同时,鉴于汽车的民用属性,涂层材料的环保化将成为趋势等。本项目研究了高端无取向硅钢磁畴行为及表面富集元素作用机理,形成提高面织构、夹杂物无害化、化学成分及组织优化控制等平台技术,解决研制高端无取向硅钢系列产品的共性技术问题。依据高端无取向硅钢强度、磁性能耦合关系,研究强度和电磁性能的统一;同时研发了无铬环保涂层、应用于汽车驱动电机整体增强技术的自粘接涂层。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3-14 03:12:55 阅读(1802) 评论(0)

6:[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高速优特钢线材智能工厂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我国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之一,青岛特钢在中国钢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应用方面拥有扎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青岛特钢建设了比较完整的信息系统架构,从产线级基础自动化、过程控制系统、生产控制系统(PES)/制造管理系统(MES)、一体化经营管理系统到数据仓库,建成了自下而上纵向集成的五级计算机体系。 在实施智能化改造过程中,针对高速优特钢线材轧制速度快、连续性高、精度要求高,青岛特钢选取该产线作为实施智能工厂的试点示范,通过试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达到降本增效目的。同时,在全国钢铁企业长材生产线中也起到示范作用。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2-01-11 01:42:57 阅读(745) 评论(0)

7:[科技成果评价--轧钢工艺与技术]高品质车轮钢高效化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

本项目属于金属材料加工制造领域。汽车车轮作为行走部件,其轻量化节能效果是车体5倍以上。立项之初,我国商用车车轮最轻37kg,钢材强度最高600MPa,车轮进一步轻量化面临系列难题,如传统650MPa及以上双相钢强塑性好,但焊后成形开裂率达20%以上、疲劳寿命不足国标60%;双相钢轧速慢、中温卷取温度稳定性差;车轮结构设计不匹配及服役评估周期长。为此,开发650-800MPa级车轮钢高效化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对解决商用车车轮轻量化材料设计、制备和应用瓶颈问题,促进我国钢轮行业进步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历经近十年研发,取得以下创新: (1)提出了基于“材料设计、材料制备、材料应用”车轮轻量化思路,形成了高品质钢材开发、高效制备及高服役应用成套技术,开发了650-800MPa级系列车轮钢及28-34kg九款车轮产品,实现单轮减重8-16%且疲劳寿命突破100万次,并在国内首次通过欧标双轴疲劳实验。 (2)提出了基于“疲劳、成型、焊接、表面”良好匹配的高品质车轮钢组织性能设计,改变了传统双相车轮钢组织控制思路,明确了轮辋钢“细晶铁素体+针状铁素体+(0.85-0.90)屈强比”、轮辐钢“针状铁素体+马氏体组织+(0.70-0.80)屈强比”调控目标,实现了在34kg及以下商用车车轮上的批量稳定应用。 (3)开发了以中间坯快冷、精轧高速轧制和轧后前后段超快冷等协同控制的车轮钢高质高效轧制技术,解决了车轮钢组织调控、性能及表面稳定控制难题,实现了轧制效率提升30%以上。 (4)开发了轮辋对焊过热区塑性控制,双丝双弧角接头高熔深焊接、基于道路动态载荷的复杂服役工况疲劳分析等技术,实现过热区与母材硬度差降低至35HV以下,轮辋轮辐合成焊接头疲劳寿命提高1.5倍以上。 该项目获授权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获得2020年中国钢铁工业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奖。近三年产量27.7万吨,市场占有率≥60%,新增产值11.4亿元,净利润1.2亿元。高品质车轮钢应用于正兴、日上等龙头企业,出口德日美等多个国家,并在一汽、Daimler等企业广泛应用。该成果极大推动了车轮及商用车轻量化进程,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shougang202206 发表时间: 2022-01-11 10:21:15 阅读(1255) 评论(0)

8:[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基于多尺度公网云计算、区块链数据共享与高通量增材制备的材料数字化研发平台

中国钢研自主设计开发的基于多尺度公网云计算、区块链数据共享与高通量增材制备的行业级材料数字化研发平台(简称“Material-DLab”)。该平台集材料计算、工艺模拟、服役模拟及高通量制备于一体,开辟了全图形云计算、材料APP、材料区块链、元素级3D打印高通量制备等新的技术理念和应用场景。 平台突破了高性能计算(HPC)架构下的图形/指令一体化的材料多尺度云计算技术,设计了基于“云堡垒”的智能路由系统,实现了基于Windows-Linux多许可证调度的多尺度材料、工艺软件公网云计算。在确保软件产权的前提下实现了资源共享,实现了20余款国际知名材料、工艺软件的远程计算、移动计算和排队计算,覆盖纳观、微观、介观、宏观的全尺度计算资源。 首创基于区块链的材料数据对等发现及共享技术,突破了数据产权确认、数据汇聚和共享的行业难题,满足了材料数据确权管理及安全溯源需求,促进企业级、行业级科研检测数据矿山的形成,实现FAIR原则下的跨团队、跨部门数据可发现、可访问、可操作、可重用。 首创元素粉末SLM原位合金化高通量制备技术,建立了行业内首个块体样品的高通量增材制备系统,突破了高速打印条件下元素粉末扩散、均质化难题,可实现一次上百种不同成分块状合金的高效制备,大幅度提升材料研发、优化迭代效率。已成功应用高熵合金、不锈钢、高温合金、超硬合金和梯度功能材料等材料开发中。 建立了全球首个材料APP专业资源平台,开发并上线350余款材料APP应用,以解决材料、工艺和计算工程师的知识衔接和知识沉淀难题,支持多种广义APP的云端生成、云端远程计算。支持企业专区设立,可共享、可修改、可移植、可保护版权。算法覆盖纳观、微观、介观、宏观全尺度,具备从材料设计、组织性能预测、工艺模拟到服役仿真全流程的微应用计算解决方案。提供了材料原创性研发所必需的计算-数据-场景迭代升级能力。 Material-DLab平台开放运行6个月期间,累计实现在线计算任务6000余项;完成在线科研检测及数据上传任务1000余项,开发和众筹各类材料APP超过350项,向行业发布悬赏征算任务18项、参与团队170多个,认证数字化研发教师/工程师64人,完成行业培训2000余人,直接收益超过3000万元。已与包括鞍钢北京研究院、北京钢研高纳、安泰科技、中石化广州工程等多家用户单位合作,为其带来收益超过2亿元。
作者:侯雅青 发表时间: 2022-01-11 09:07:36 阅读(1309) 评论(0)

9:[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MEC热轧钢材生态除鳞技术与成套机组

氧化皮是钢材在高温下发生氧化作用形成的腐蚀产物,氧化皮面积越大,钢材基体腐蚀速度越快、腐蚀越严重,因此钢材加工前需要去氧化皮。传统去除氧化皮采用酸洗法,通过酸液和钢材表面的氧化皮发生化学反应除鳞,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除鳞技术,具有效率高、生产速度快等优点。但酸洗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酸雾、含重金属离子废酸、含重金属酸泥、含金属离子的废水等危废,成为了环保重点管控的高污染源头,必须通过燃烧酸再生或中和处理后才能达到排放标准,严重影响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制约了当前钢铁工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为了解决上述环保与效益兼顾的难题,浙江谋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国际首创的热轧钢材MEC(Mopper Ecology Clean简称MEC)生态除鳞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硬质材料研磨刷磨轧钢表面的氧化皮,但如何将分散的硬质研磨材料均匀牢固的附着在除鳞辊上,是实现高效除鳞工艺技术的基础和关键。该技术通过高速打磨去除钢材表面氧化皮,它的主要特点为“高效、环保、零排放”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11-22 10:00:24 阅读(986) 评论(0)

10:[研发项目动态--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新进展:绿色低耗独立传动式高速线棒材模块轧机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线材行业向高品质、低能耗、绿色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但长期以来受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等影响,国内线材高速轧机装备技术在提高产品品质、降低轧制能耗及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进步缓慢。主要体现在:1)轧制能力小,不能适应低温轧制。2)轧机刚性差,产品尺寸波动大。3)受制于传统集中传动型式,工艺孔型设计及变形制度不灵活,轧机高速运行稳定性差,设备空载消耗及辊环消耗高。4)高速线材终轧机组速度高、结构复杂,对设计、制造和装配要求极高,创新开发难度极大,而进口装备费用高、供货周期长、备件及维护费用高,严重制约国内高速线材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针对高速线材行业转型升级存在的核心问题,本项目以高品质、低能耗及绿色化线材高速轧机装备技术为目标,创新性的提出了独立传动的模块化高速轧机装备技术理念,开发了全新的线材绿色、低耗独立传动式模块化高速轧机工艺、装备及控制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提高了线材生产的灵活性,提升了产品品质,降低了能耗及生产成本,实现了线材的绿色低耗生产。
作者:高怀 发表时间: 2021-09-26 10:19:29 阅读(989) 评论(0)

第1页/共5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