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检索条件
搜索范围     关键字     每页显示条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搜索结果如下(共83条):

搜索范围:全部 ;关键字:成分;搜索位置:无限定;

1:[成果转化与推广--轧钢工艺与技术]采用控轧控冷工艺生产细晶粒螺纹钢

将以国内领先的轧制理论和技术,以及自身的研究实践成果为依据,以工业性实验和前期现场先导试验为基础,在系统整合、技术集成的基础上,开发出螺纹钢筋晶粒细化控轧控冷技术,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采用粗轧6架+中轧8架+预冷+精轧4架+控冷的工艺模式。 2、粗轧6架装机负荷满足低温开轧温度要求,采用较低的开轧温度(980℃左右)进行轧制,在短距离连轧的优势条件下,可保证粗轧过程轧制温度基本不变,但均保持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轧制,为后续连轧机组的低温轧制创造有利条件。 3、中轧8架+预冷+精轧4架+控冷,轧件在中轧后进行适当水冷,并给予一段均温时间,再经精轧机组轧制后控冷,将轧件温度始终控制在再结晶温度以下。 4、本工艺配置可靠、灵活,可采用低温轧制或热机轧制工艺来生产超细晶粒螺纹钢筋、较优质的优碳钢和合结钢等,同时可采用余热淬火工艺来生产芯热回火螺纹钢筋,也可综合几种轧制工艺来生产低成本、高性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钢筋和棒材。 5、优化和改造内容要包括:控轧装置、控冷装置、自动化、热工制度(温度)、轧制制度、成分优化及设备等方面。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20-03-19 03:57:18 阅读(1549) 评论(0)

2:[成果转化与推广--轧钢工艺与技术]小方坯直接轧制技术

主要内容 (1)高速连铸的恒温出坯技术 主要研究满足钢坯进入轧机前的连铸出坯温度要求,减少钢坯切断时的温度波动范围,包括:高拉速控制、浇铸过热度控制、二次冷却动态控制、试验验证等内容。 (2)方坯连铸和轧钢过程的衔接技术 主要研究方坯缓冲技术、缓冲区温度控制技术、连铸和轧制速度匹配控制技术等。 (3)钢坯补热技术 主要研究感应补热过程工艺设计、加热温度控制数学模型。 (4)高刚度轧机控温轧制技术 主要研究直轧方坯轧制成形控制、孔型系统优化、成型过程温度控制技术、产品的尺寸精度控制等。 (5)长型材产品性能稳定性控制技术 主要研究长型材成形过程温度制度控制、产品质量稳定性控制技术等。包括成分设计、变形制度、温度制度、速度制度等。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20-03-19 03:56:17 阅读(1458) 评论(0)

3:[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分析检测技术]基于LIBS技术的全自动废旧金属分拣系统

LIBS弥补了传统元素分析方法的不足,具有分析简便快速,对样品形貌要求低,且对样品破坏性小,可进行一定距离范围内的遥测,环境适应性强,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化在线检测。本项目自主研制基于LIBS技术的全自动废旧金属分拣系统。该系统通过自动样品装载,传动,样品捕获同步控制,采用激光对废样块表面进行预剥蚀,消除表面对基体成分识别的干扰;传输至检测位置后,根据要检测材料的中元素含量范围的差异性特点,筛选特征元素的发射谱线,通过采集的特征谱线信号,优化设计神经网络相关算法,进而实现对材料的快速鉴别,继而通过样品分拣系统完成对样品的分离。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20-03-19 03:55:48 阅读(1539) 评论(0)

4:[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烟气综合净化技术]钢渣法脱硫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

钢渣中只有约2~7%游离的氧化钙,其它成分以硅酸二钙、硅酸三钙、复杂的镁铁钙氧化物、铁酸二钙等矿物形式存在,这些成分活性低,不适合直接用作吸收剂。 本技术是通过研磨过程中,加水对钢渣进行水化、活化,再利用脱硫液进行酸解,使其中的钙、镁等有效成分逐步释放出来,参与脱硫反应。脱硫过程中,通过强制氧化,控制PH值和结晶速度,提高脱水性能。脱硫浆液排出后再加入部分钢渣原浆进行中和、调质处理,然后脱水形成脱硫渣。经脱硫后处理形成的脱硫渣可用于盐碱地改良或用于建材行业。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20-03-17 02:54:40 阅读(1546) 评论(0)

5:[成果转化与推广--烧结]混合料成分在线检测及自动控制系统

成分在线检测系统,提供混合料的在线成分分析结果,配料系统根据在线成分分析结果与生产控制目标的差值,计算并向控制系统提供下料调整指令,通过闭环控制,最终使成分波动减小。配料系统分粗调与细调两个环节,前者为前馈,后者为反馈,系统根据计算的应加量,通过控制变频器或皮带秤的方式,改变加入量进行粗调,根据成分在线检测系统的检测值进行细调。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20-03-12 03:01:33 阅读(1529) 评论(0)

6:[成果转化与推广--冶金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钢铁工业含锌尘泥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

钢铁工业含锌尘泥具有种类多、数量大、难利用等特点;含锌尘泥化学成分复杂且波动较大,并含有Zn、Pb等元素,直接堆放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大量金属资源浪费。鉴于此,开发含锌尘泥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非常迫切,是钢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项目旨在开发钢铁工业含锌尘泥火法-湿法联合处理新工艺,获得关键工艺参数,揭示联合工艺中有价组元的迁移规律,实现含锌尘泥全组元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意义。
作者:wys@csm.org.cn 发表时间: 2020-03-05 03:36:40 阅读(1547) 评论(0)

7:[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超高强度系列热冲压成形钢研制开发

目前,我国的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而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提高汽车用钢强度成为同时提高汽车碰撞性能并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因此,近些年新车型对先进高强钢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不断优化,其中热成形钢的大量采用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本项目提出超高强度系列热冲压成形钢产品包括1500MPa、1800MPa、2000MPa强度级别的热成形钢产品。其中,超强韧性2000MPa产品为本钢主推的拳头产品,该产品与东北大学联合开发,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室探索性研究,综合运用经典的材料学和热处理等知识,以热成形实际生产工艺为依据,提出了全新的成分设计;以此为蓝本,本钢研究院结合百年本钢的技术积累以及装备特点,对全工序进行全新优化,共解决了20多项核心技术难题,使得工业产品稳定符合使用要求,强度增加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同时该级别热成形钢受到各大主机厂的关注,尤其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使用量不断的增大,主要用于防撞部件,随着轻量化要求的逐渐提高,2000MPa级热成形钢产品必然会成为1500MPa级的替代产品,占领更大的热成形钢市场。
作者:本钢 发表时间: 2020-01-19 09:40:27 阅读(2110) 评论(0)

8:[科技成果评价--冶金新材料]高端装备用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系列关键工艺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

本项目所属学科为钢铁材料加工制造工艺领域,涉及材料、冶金、材料加工学科。 双相不锈钢具有高铬、高钼、含氮的成分特点和双相组织特点,赋予其较高的屈服强度和优良的耐腐蚀性能,是我国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钢类,但其制造难度较大,高端产品长期依赖进口。 油气输送、海洋工程及船舶、石油炼化、环保工程等高端装备对双相不锈钢无缝管耐腐蚀性能和低温冲击韧性等关系到材料及装备安全和寿命的重要指标提出较高要求,与此同时,项目初期国内不能制备φ≥450mm大口径双相不锈钢无缝管,成为严重制约我国高端装备发展和制造的瓶颈。 申报团队依托国家转型升级强基工程项目,历经十二年,实现了高端装备用双相不锈钢“两相平衡设计-高纯净度冶炼及浇注-热穿孔-冷轧-均温快冷热处理组织控制”全链条关键技术突破,并实现了装备自主集成创新。主要创新点如下: (1)开发了高纯净、高致密双相不锈钢管坯制备技术,实现了系列钢种的相比例和耐蚀性平衡设计、全氧含量≤25ppm的低氧控制、φ≥247mm铸锭中心缩孔消除、窄温度区间锻造工艺控制。 (2)发现了双相不锈钢热穿孔温度敏感特性,推荐了兼顾耐点蚀性能和热穿孔性能的氮含量控制范围,开发了热穿孔温度-转速协同控制技术,利用自主集成的φ55mm~φ720mm组距热穿孔装备,制备了φ610mm双相不锈钢荒管。 (3)开发了基于窄区间保温-均匀加热-快速冷却的双相不锈钢组织控制技术,利用独有的φ≥200mm管材固溶、冷却装备,实现了全系列双相不锈钢无缝管的点腐蚀率稳定≤3.5mdd(指标≤10mdd)、-46℃Akv稳定≥100J(指标≥45J)。 项目开发的系列双相不锈钢无缝管,已应用于国内外油气输送、海洋工程及船舶、石油炼化、环保工程等高端装备领域的167个项目,产品实物性能达到或优于国外同类产品。近三年累计销售额7.32亿元,新增利税1.68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授权专利34项(发明12项)、软件著作权4项,制修订国家标准4项,发表论文13篇。 经与国外先进企业实物性能和生产能力对比,项目形成的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项目开发的大口径、抗低温冲击、耐点腐蚀冷轧双相不锈钢无缝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的研制成功,为我国高端装备自主化和“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材料保障,带动了我国高精尖、高附加值不锈钢无缝管整体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的提升。
作者:fenghan 发表时间: 2020-01-08 01:30:35 阅读(2022) 评论(0)

9:[科技成果评价--冶金环保技术]迁钢钢铁生产全流程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

本项目属于冶金节能减排领域。 我国钢铁产量大,污染物排放高,颗粒物、SO2、NOX分别占工业的30.1%、13.7%、15.7%。现有排放标准已无法满足“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结合目前钢铁行业环保水平,钢铁行业实现超低排放还存在以下难点:(1)无组织排放点位多、排放量大,排放底数不清,缺乏治理有效路径;(2)高炉煤气用户SO2排放末端治理难度大、缺乏源头控制技术;(3)转炉一次除尘、高炉料罐均压煤气等重点工序颗粒物治理技术不完善;(4)球团烧结稳定达标排放难度大。(5)污染物一体化管控难度大。针对上述难点,首钢股份公司开展了无组织排放管控治一体化技术研究,有组织达标排放成套技术研究。项目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 (1)首次建立了迁钢钢铁生产全流程超低排放技术体系,研究了钢铁生产全流程污染物排放特征及规律,开发了有组织排放稳定达标的成套技术,搭建了全流程污染物管控治一体化智慧环保平台,使首钢股份公司吨钢颗粒物、SO2、NOx排放绩效指标分别达到了0.17kg、0.21kg、0.4kg。 (2)开发了有组织排放长期稳定达标的成套技术,在综合分析高炉煤气有害成分的基础上,首创了高炉煤气喷碱控硫技术;在系统研究了煤气防爆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后,首次将湿式电除尘器技术与转炉煤气OG除尘有机结合;对料罐煤气放散特征系统分析技术上,首创了全量回收料罐均压煤气技术;在系统性地研究了球团烟气特点后,创造性地将SCR脱硝技术引入到球团烟气治理领域;通过上述技术的应用使迁钢公司有组织排放远低于超低排放要求。 (3)建立了无组织排放综合除尘控制技术体系,首次研究了无组织排放产尘机理和扩散规律,开发了卸料行为图像智能识别技术、超细雾炮抑尘技术、双流体干雾抑尘技术、生物纳膜抑尘技术、Y型双层密闭导料装置等,实现对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管控与治理。 (4)首次建立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智能管控平台,开发了以网格化综合管控模块为核心,以大数据技术及机器学习自适应算法为驱动,以机器管理代替人员管理,实现污染源点精准化、治理技术智能化、治理过程信息化、决策反馈一体化、污染应对数据化、操控管理无人化的“黑灯工厂”。 项目环境效益显著:2019年比2017年颗粒物减排3122吨,SO2减排1531吨,NOX减排2344吨,减排比分别达69%、47%、42%。
作者:zyfan2004@126.com 发表时间: 2019-12-27 09:55:57 阅读(2257) 评论(0)

10:[科技成果评价--能源与节能技术]冶金低热值燃气高效清洁智能发电技术及产业化

钢铁行业是我国节能减排重点关注的领域,其冶炼过程中排放大量的低热值燃气,其中高炉煤气量最大。因低热值燃气热值低、压力与成分波动性大、燃烧性差以及煤气发电机组单机容量小等特点,冶金低热值燃气利用存在利用效率低,制约了我国钢铁工业的绿色发展。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低热值燃气的清洁高效利用,历经近10年产学研合作研究,研发了冶金低热值燃气高效清洁智能发电技术,实现了超高压/亚临界参数应用于低热值燃气发电工程中,并形成了相关技术规范。 项目成果已实现系列化应用,在日照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印尼青山钢铁等海内外40余家钢铁厂的79个机组中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共装机容量6190MW,合同额超100亿元,国内低热值燃气发电市场占有率超50%。项目成果每年节约1486万吨标准煤,当量减排SO2 28.5万吨、CO2 4950万吨、NOx 26万吨;在项目成果引领下,我国钢铁工业的低热值燃气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减少了吨钢能耗,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成功研发后彻底改变了低热值煤气利用格局,因该技术性价比极高,该技术的实施基本取代了低热值煤气燃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引领了低热值燃气利用领域的技术发展,对本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技术的开发迅速在150MW容量以下其他行业小型发电机组中取得应用,有效提升化工、印染、冶金等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并在光热发电中取得了应用,全面提升了我国小型发电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意义深远。
作者:ccepcwisdr 发表时间: 2019-12-25 10:21:51 阅读(1965) 评论(0)

第5页/共9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中国金属学会 版权所有2013 Tel:010-65133322-1612 京ICP备06036139号-4